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 福州

辜严倬云参观祖父严复故居 获赠六年前返乡照片

时间:2010-06-24 12:42   来源:东南网-海峡都市报
<P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RIGHT: 0px" align=center><IMG src="./W020100624460768287473.jpg" OLDSRC="W020100624460768287473.jpg" /></P>
<P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RIGHT: 0px"></P>
<P align=left><FONT face=楷体_GB2312>  6月23日,回到家乡福州的台湾中华妇联总会主任委员辜严倬云女士走进严复故居纪念馆,认真而仔细地观看每件展品。严复故居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2年多的修复,当天开始向公众开放。 中新社发 杨婀娜 摄</FONT></P>
<P style="MARGIN: 0px">  阔别六年,严复的孙女辜严倬云女士回到了儿时的郎官巷,为修复后的严复故居剪彩。辜严女士临别时对记者说,回到家乡,回到郎官巷,看到祖父的故居修葺一新,心中有一份说不出的欢喜和感动,只要有机会,她一定会常回家乡。&nbsp; </P>
<P>  2004年2月,辜严倬云女士回到郎官巷,本报摄影记者王浩志曾为辜严女士在祖父严复的塑像前留影,昨天本报记者特地将这张照片送给辜严女士,她连声向海峡都市报表示感谢。 </P>
<P>  <STRONG>剪彩仪式后 辜严倬云开启大门</STRONG> </P>
<P>  昨天上午10时许,辜严倬云带着女儿来到郎官巷口,沿着青石板路来到了严复故居门前。在简单的剪彩仪式之后,辜严女士开启了严复故居的大门,穿过天井来到了东院正厅和西院花厅,在这里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负责人为辜严女士介绍了严复故居的修复情况,并逐一展室介绍了有关严复“少年励志、投身海军、天演惊雷、教育救国、严复与儿孙”五个展区的内容。在这里陈列了旧版的《严复全集》等书籍、从故宫博物院复制的严复手迹等文物资料;有阳岐祖居照,严倬云、严停云姐妹的婚纱照,汪辜会谈时等大幅照片。辜严女士每一间陈列室都非常认真观看,细听讲解,她谈及祖父严复为追求翻译做到“信、达、雅”而在房间里踱步思考,而看到长辈的照片时,她先深深地鞠一躬。看到汪辜会谈的照片时,她对大家说,他们是两岸关系发展中很重要的两位人物。辜严女士对祖父严复的故居修葺得这么好,生平资料收集得这么全,向福建省、福州市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P>
<P>  <STRONG>祖父严复爱国 严家深受影响</STRONG> </P>
<P>  当记者问起辜严女士对祖父的印象时,她感慨地对记者说,“我对先祖父最最敬仰的就是他非常地爱国,我们严家的后代都深受他思想的影响。”在辜严倬云的脑海中,始终记得先祖父严复终生服膺并传为家训的座右铭是“群先己后”。 </P>
<P>  她说自己热心于公益事业,除了受外婆陈芷芳影响很大之外,也受祖父严复的影响,“他教导我们要‘群先己后’,要先想到别人再想到自己,人不能自私自利,不要光想自己一个人”。 </P>
<P>  <STRONG>水榭戏台听戏 乡音绕梁醉人</STRONG> </P>
<P>  从严复故居出来,辜严女士一行坐上了电瓶车游看南后街,前往水榭戏台听闽剧。看到同利肉燕老铺的打肉燕表演,辜严女士记得省长黄小晶赴台时首站就到台泥看望她,“黄省长用非常漂亮的脱漆食盒,装着很多家乡的肉燕皮送给我,真是太喜欢了”。看到街上的多家台北特色店,还有铜雕糊灯笼、光禄吟台等景观,跟着母亲返乡的三女儿怀箴赶忙拿出了手中的相机抢拍。 </P>
<P>  在水榭戏台前,福州市有关方面贴心准备了福州的传统糕点和小吃,有粳米润、米糕、猪油糕,肉燕、鱼丸汤,还有福州的橄榄蜜饯。辜严女士说,粳米润是她小时候最爱吃的福州点心,她还招呼身后的女儿赶快尝一尝。 </P>
<P>  昨天水榭戏台表演的是传统闽剧,有《牡丹亭》和《贻顺哥烛蒂》的名段欣赏,对耳熟能详的家乡戏,辜严女士看得入神,表示今年9月福建省闽剧院到台北演出时,她一定去观赏。 </P>
<P>  <STRONG>赵玉林书法墨宝 相赠“惟适之安”</STRONG> </P>
<P>  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昨天赠给辜严女士一幅福州老书法家赵玉林的书法作品,上书“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和“惟适之安”。在严复阳岐墓埕中央石横屏上,就刻着严复晚年亲笔题写的“惟适之安”这四个大字。 </P>
<P>  严复故居的隔壁厝是林纾的后人林明云先生的琴南书院,林明云先生用福州话向严女士回到郎官巷表示热烈欢迎,并赠送给辜严女士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一首诗:两贤论语郎官巷,一进深研古今文。南窗二梅碧春讯,乾坤数亩译道传。(李熙慧/文孔瑜) </P>
分享到:
编辑:程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