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两岸同名村交流:同宗一脉 义利两全
中新社厦门9月21日电 题:两岸同名村交流:同宗一脉 义利两全
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我和大陆同好结伴而行”,从台湾桃园大溪李腾芳古宅、台中霧峰林家老宅,到厦门海沧莲塘大厝,台湾前媒体人、闽南师范大学台籍教师施沛琳在过去的10年间,为诸多海峡两岸古宅老厝留下珍贵影像。
21日,以“居同厝·共守望”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海峡论坛·第八届“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在厦门市举行。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由两岸同名村摄影大赛和第八届“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主场活动组成。
施沛琳的《海峡两岸居同厝》组图获得摄影大赛一等奖。施沛琳在台湾媒体从业30余年,后到厦门大学读博士,留任位于漳州的闽南师范大学。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情感,她激励她的学生为自己的家乡做“村庄口述史”。
施沛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燕尾脊红砖厝到蚵壳厝、石头屋,建构材质和砖石墙的审美与装饰图式,“这些体现重要传统文化的美学元素与生活观,无不呈现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居住概念”。
如施沛琳一般,不少两岸学界人士正多方投入进一步发掘研究两岸渊源关系。两岸同名村也长期热络交流,共享大陆市场,缔结了更密切的关联。
厦门市集美区板桥智门院管委会秘书长张文总告诉记者,台湾新北板桥和厦门集美板桥同根同源,台湾宗亲年年开春回乡春祭。
“1840年迁台板桥人带去的保生大帝信俗还在传承,台湾淡水水枧头南势埔大厝与厦门祖地如出一辙。”张文总说,两岸板桥宗亲还共同经营玛瑙生意,“有义有利,所以我们的感情就这样保持下来。”
当下,大陆致力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旅游方兴未艾,吸引两岸村落同频发展。此次同名村活动即呈现出这一趋向,不但邀请200余名两岸乡建乡创从业者参与其中,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
来自台湾的乡建工作者张欣颐颇受关注。她曾以福建三明的际溪村“耕读李家”乡村活化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增收。目前,福建多个传统村落向她发出工作邀约。
在张欣颐看来,两岸同名村活化复兴是“自带话题和流量”的。“同名村的有趣之处是其在不一样的地理位置上,社会环境和语言文化都是一样的,就多了一个讨论话题。”她笑说,“大陆乡创的空间和舞台相当大,再叠加同名村的元素,工作变得更有趣,会吸引更多台湾设计师继续留下来。”
据统计,两岸同名村有数千个之多,仅福建省就有10798个行政村、社区与台湾2693个建制村里同名。
前来赴会的重庆市綦江区台办主任曾祥明告诉记者,2015年,重庆、四川、广州、广西、江西、陕西、浙江等地的七个横山镇与台湾新竹县横山乡共同缔结海峡两岸同名乡镇“横山”互动协作会,近年来展开了多层次的常态交流合作。
“两岸交流日趋务实,点对点,不泛化,注重义利两全。”从事服务台胞工作超过20年的大陆同名村宗亲许辉说。
他手捧一本红布包裹的许氏族谱,族谱清晰记载着许氏一脉从河南衣冠南渡、播衍至台湾,“两岸走到今天,如果因为台湾当局一意孤行,损伤民众情缘,是很悲哀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