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按学分收费 市场化还是制度创新

时间:2010-02-26 09:04   来源:人民网

  前不久,北京市教委表示,高校按学分收费的方案已制订完毕,最快于今年秋季开学施行。此外,新学年市属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还能跨校选修部属高校的课程。

  实行按学分收费改革后,高校本科将成为弹性学制,由高校自行确定本科学习的修习年限范围,即现在的大学生可在3至6年内自由选择完成大学学业的时间。

  有人认为,这一举措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向现代大学制度迈进了一步,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重大突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有人认为,大学按学分制收费是向钱看,会冲击教学质量,实施的困难也不容小视。

  按学分收费,究竟是将大学进一步推向市场化,还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

  该不该按学分收费?

  大学年限和学习课程出现差异化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实行学年学分制,只有学满4年,才能保证学分修满。而按学分收费,是对学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学生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就可毕业。学校根据培养成本、教学成本等测算学生在校单位学分的成本,学生按所修学分交费。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按学分收费后,学生上大学的年限和学习的课程都将出现差异化。

  一项网上进行的“如何看待北京高校按学分收费方案”的调查显示,67.3%的人选择“支持”,24.6%的人选择“不支持”,还有8.2%的人选择“不好说”。

  “对学生而言,绝对是好消息!”中国人民大学的小耿表示。学有余力的他,早就想提前毕业了。“弹性学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拿我们新闻专业来说,所有课程其实1—2年就可学完,剩下的就是实践了。”

  “实行按学分收费,是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高校实施学分制教学,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学生有更大的选科、选课、选时自由度。在学分制背景下,修读年限,可以从以前一律的本科4年,变为弹性的3—6年,每个同学都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实力、家庭经济情况来确定每学期的课程。其次,对应完全学分制,学校将把学生培养成本从过去的分摊到每年,改为分摊到每个学分上。

  “学分制收费的出发点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这位负责人表示,按学分收费,为学生跨系、甚至跨校选课提供了一种收费的统一标准,能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权,学生跨专业、跨校选课也更为方便。目前,以16所学院路高校为主的学院路教学共同体,人大、北理工、北外等12所高校为主的中关村教学共同体,及位于和平里,由对外经贸大学、北服、联大等7所高校组成的教学共同体已开始跨校选课。

  “按学分收费能够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这对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个性化人才、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优秀学生可以用短时间修习完本科课程,提前进入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阶段;而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则可以利用相对长的时间打牢基础,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之后,再走向社会就业。不仅如此,弹性学制还可以使学生错开毕业时间。

  据了解,按学分收费从2007年即在北京部分高校进行试点。而从2005年开始,上海、广州等地区高校已经实行按学分收费。“绝大多数在正常年限修习完课程的学生,所交纳的学费将不会高于现行的按学年收费的标准。只有多修或是重修学分,所交纳的费用才有可能比其他学生更高。”

  按学分收费触动什么?

  学生重视每一学分的学习,学校增强办学成本意识

  听到北京高校将按学分收费的消息,今秋将升入大三的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小赵触动不小。“我可不想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完成自己的学业。”此前,刚进校门的小赵玩得不亦乐乎,成了名副其实的“网虫”。

  “按学分收费,会让每个同学重视每一学分的学习,可有效地建立起努力学习的激励机制。”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王灿发博士表示,以往有一些大学生抱着60分万岁心态,在大学里混日子,只要不犯大错,时间一到便可毕业离校。实行按学分收费,可以一定程度上“逼迫”整日无所用心的学生认真学习以能在正常年限内修习完课程,从而起到节约高校培养成本与教学成本并敦促学生认真学习的效用。

  教育资源有限,按照经济学的成本原则,你占用了更多的资源,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你4年完不成学业,就得多交学费。优秀学生则可以缩短大学学习时间,为进一步深造赢得时间。“大学按学分收费更能体现奖优惩劣的价值趋向。”王灿发说。

  那么,“按学分收费”对学校会有什么触动呢?

  “‘按学分收费’是教学成本的体现,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成本意识’。”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曾这样表示:对学校来说,现实的情况是,不同专业的教学成本是不一样的。目前按学年收费的制度掩盖了这种差异。按学分收费,其实是“按专业收费”。现在上海高校各专业收费标准有所不同,大多按照“热门”、“不热门”等粗略划分,而按学分收费,将进一步细化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同为热门专业的两个专业,教学成本也不一样,收费标准将有所差异,这样,考生在报考专业时会更理性。

  实行学分制,课程必须“保障供应”,这是按学分收费的基础。蔡达峰认为,推行按学分收费,首先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是学生在收费改革中真正得到好处的标志;其次要有一套开放、有序的选课政策和相应的技术平台,这将保证按学分收费的可操作性。“当前尽管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但仍无法像菜单一样点菜,原因在于扩招后大学教师资源并不充足,课程设置满足不了学生需求。”

  高校收费问题一直很敏感,有关部门一而再地下禁令。真正按学分收费,对学校的触动更多的是在按学分“计费”上,因为这牵涉到学校的人事、分配、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各方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校按学分收费,在投入总量不变情况下,收费标准只能等于或高于原收费标准,如果低于原有标准,在没有增加其它经费来源的前提下,学校教学就难以维持。

  此外,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各校教育资源共享。各大学间、各学科间、各教授间的竞争,在学生的选择面前,就要激烈起来了。那时,有的教室挤破头,有的教室空荡荡。因此,“成本意识”提高的同时,教师提高开课和授课的“质量意识”也将成为按学分收费的题中应有之义。

  按学分收费难点何在?

  念好改革的“真经”,切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上海大学是全国最早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高校。6年前,上海大学开始按学分收费。根据上大目前的收费方式,每个课程在吸引到一个“基本班”学生的前提下,吸引更多学生的教师将得到更好的酬劳。然而,那些对课堂纪律和考试通过要求比较“松”的教师有可能受到更多“懒学生”的青睐。

  “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出现,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个对教师的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认为,不仅如此,按学分收费首先要进行高等教育的全面成本核算,不能把“科研成本、行政成本都转嫁到学生身上”。在他看来难度不小,如全面以学分为准绳,尽管跨越了院系,但院系间的利益分配、教师的津贴计算“跨不过去”,这可是个庞大的核算体系。“弹性学制会不会增大学校管理成本?此方式会不会给变相乱收费找到理由?”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心。

  学分是以平时的测验、考试成绩评定的。“这也让按学分收费存在隐忧,”长春理工大学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闯认为,有部分高校与教师难免会在学生重修学分上做文章,比如人为增加考试的难度、更为严苛地批改试卷等,从而达到增加收费的目的。部分学生则通过与教师“搞好关系”乃至于通过贿赂手段以按时修完学分,从而存在诱发校园内不正之风的风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务处负责人也认同这种说法,要真正实施“按学分收费”,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学校的教学设计有冲突,怎么办?师资短缺,学生可选的课程不多怎么办?实行学分制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收费制度、学籍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各方面的改革。

  “最怕按学分收费之后,学生把自己和老师、学校之间的关系看做是单纯的经济关系。”一些高校在接受采访时流露出这样的担忧。某高校负责人说,按学分收费后,高校“公益”的一面可能会被误解,认为大学走向市场化,显得更加功利;而有些学生可能陷入唯学分论,“毕竟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学生不单纯是为了获得学分。”

  熊丙奇表示,做好按学分收费的改革,需要高校改变基本的制度环境,切实建立以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样才能真正念好改革的“真经”。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