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 吴凤乡邹族举行大粟祭(太平洋战后第一次,日治时代被禁)。国民党政府接收台湾后常有持枪的武装警察藉权欺压百姓,不断滋扰生事,因而引发新营、布袋、员林三大社会暴动事件,为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埋下祸端。高山族(日治时代称)原有教育所,一律改为国民学校?
1947年 查缉私烟案引爆“二二八事件”。由于长年累月台湾人民对政府之政治压迫及昏庸官员之不满,加上战后新移民歧视台湾人等种种因素,终于发生群起抗暴事件,事变发生后,政府依然故我,大力镇压。并通令高山族改称“山地同胞”。四十多名邹族人集体为“二二八事件”时袭击机场一事自首。公布“免除山地住民税金”。
1948年 台湾主席魏道明成立台湾省通志馆,以整编台湾文献、撰写《台湾省通志》。台湾省政府设置“山地行政处”,处长王成章。台湾原住民省参议员选举。台湾省当局重申禁用“蕃族”等名。台湾省当局颁布“修正山地保留地管理办法”。为原住民而办的《山光新报》创刊。
1949年 台湾全岛进入戒严时期,并通过“惩治叛乱罪犯条例”,对岛内人民之活动做许多不合理限制。国民党军溃散败退台湾。台湾省政府通过撤销“山地行政处”
1950年 国民党政府实施“白色恐怖”,以利高压统制,并滥捕无辜知识分子,扼杀许多有为菁英,令人遗憾。台湾正式实施“地方自治”,并重新调整行政区域,缩小县市所管辖的范围。台湾原住民七族代表,献锦旗宝刀予蒋介石。
1951年 台湾省政府制定“山地施政要点”。《台湾风物》创刊,以季刊方式,为台湾民俗传统采风做详尽的记录。“行政院”颁布“台湾省戒严时期外人进入山地管制办法”。台湾省民政厅邀有关首长检讨原住民行政业务,中心目标奖励推行“国语运动”,强化山地造林,安定原住民生活。
1952年 台湾省临时省议会通过“请政府对山地人民应赋与土地所有权及迅速划分山地保留地予以登记”提案。台湾省临时省议会通过“台湾省山地人民生活改进运动办法”。台湾省临时省议会通过“台湾省各县山地推行‘国语’办法”。台湾省临时省议会通过“「台湾省各县山地乡物资流通社设置办法及组织草案”。台湾省省政府通过“改进山地教育实施方案”。
1953年 台湾省临时省议会通过“山地籍同胞征免租税原则”。日本音乐家黑泽隆朝于巴黎国际民俗音乐大会中介绍布农族的“祈祷小米丰收歌”,造成国际间的轰动。台湾省政府拟成“台湾省促进山地平地化五年计划大纲”
1954年 台湾省原住民九族中文名称由“内政部”确定为︰泰雅、赛夏、布农、曹、鲁凯、排湾、卑南、阿美、雅美。台大人类学系与台北市文献会共同合作完成圆山贝冢的挖掘工作;南投文献会于集集附近洞角地方完成史前遗物的挖掘。台湾省临时省议会修正。台湾省各县山地保留管理办法。乌来泰雅族人举行十年一次的半年粟祭。阿美族杨传广获亚运十项全能运动金牌。
1955年 陆军上将孙立人因涉嫌包庇匪谍郭廷亮,被蒋介石罢免官职,到一九九?年他逝世前,一直被软禁在台中,此案至今仍为一大悬案。
1956年 大专院校正式采联合招生,举办第一次联考。钟理和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获中华文艺奖第二名,但延至一九六一年才由《联合报》连载。台湾省省政府通过“山胞就业辅导办法”。
1957年 钟肇政编《文友通讯》,希望藉刊物的发行,以连系台湾籍作家,共同为台湾现代文学努力。
1958年 第三届亚洲运动会于日本东京展开序幕,阿美族杨传广等人勇夺六面金牌。台北文献会发现大坌坑遗址,位于台北县八里乡观音山后山山麓,为台湾考古史的重大发现之一。台湾省政府修正通过“改进山地管制办法”,将尽量予原住民生产技术辅导,平地人可申请开发山地资源。
1959年 台湾中南部连日暴风雨,导致河水暴涨,造成历年来最严重的“八七水灾”,损失惨重。
1960年 乡土文学作家锺理和因病逝世?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母土的真摰情感及热爱,为五0年代台湾乡土作家之翘楚。《自由中国》杂志社社长雷震筹设新党期间,以涉嫌叛乱罪名被判刑十年,新党筹设便告中断。台湾省议会通过“台湾省山地医师医学专科班设置办法”
1961年 钟肇政首部长篇小说《鲁冰花》开始在《联合报》副刊连戴。
1962年 《传记文学》创刊,第一任主编为刘绍唐。以台湾独立为诉求之施明德等人,被冠以叛乱罪名而遭逮捕。“立法院”通过“关于独立国家内土著及其它部落与半部落人口之保护与同化公约”
1964年 台湾省政府修正“山地保留地管理办法”,规定原住民每人使用土地面积限额。吴浊流发行《台湾文艺》双月刊;陈千武等现代诗人合创《笠》诗刊。此二份刊物皆为战后台湾本土文学的重镇。
1965年“教育部”将大专联考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原意是希望每位学生皆能适性发展,结果大部份的学生都为了挤窄门,糊里胡涂地选读热门科系。钟肇政完成《本省籍作家作品选集》之汇编,并由文坛社出版发行。
1966年 “国府”签署“消除种族歧视公约”。吴浊流创办的“台湾文学奖”首届颁奖,钟肇政、钟铁民、七等生等人均获奖。第一所空中商职于台北成立,透过广播媒体辅助教学,为台湾教育史上的首例。鼓励台湾省民开发山地,开垦人可获所有权,台湾省府会商决定开发方针,准人民申请开发,以达“以山养山”政策。
1967年 台北市升格为院辖市,并扩大行政范围。
1968年 台湾省政府公布“戒严期间台湾省区山地管制办法”。原住民布农族红叶少棒队与日本少棒队举行比赛,以七比零之佳绩大胜日本队,为台湾少棒队在国际交谊赛中的胜利,首开先河。
1969年 台大考古队在台东八仙洞遗迹进行挖掘,此遗迹的发现将台湾史前史的研究,又往前延伸了六千年。
1970年 台东县大武乡高溪村发现距今1000-200年前排湾族早期遗址。
1971年 屏东县山地推行“国语”受阻,“教育局”严禁教会利用方言符号及日文圣书传教。 钓鱼台事件发生,美国声明将钓鱼台列屿交还日本。数千名学生发起保钓游行,抗议美、日间的协议。
1972年 台、日“断交”,岛内发起一连串抵日活动。南投县政府以仁爱、信义两山地乡的教会活动,已严重影响原住民学校教育,决定提出七项建议,请政府重视与改进。
1973年 台湾省政府举行雾社抗日事件43周年纪念及抗日首领莫那鲁道安葬典礼。花莲县光复乡东富村,发现距今3000年前的阿美族文化遗址。台湾省文献会宣布花冈一郎、花冈二郎曾参与雾社事件抗日行动。台北县第一届平地原住民丰年祭在平溪镇菁桐坑举行。吕炳川首先以台湾原住民音乐为研究对象,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
1974年 数十位中外环保人士举行集会座谈,建议政府设立自然环境保护区,以挽救日渐破坏的台湾生态环境。
1975年 日月潭“台湾山地文化中心”揭幕。蒋介石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严家淦在隔天宣誓就任“总统”。黄信介发行《台湾政论》月刊,出版四期后便告停刊。台北县警察局称,有关土城“国小”部份原住民学童因受“王国聚会所”传教人员影响,漠视朝会礼仪,不向孙文遗像鞠躬等事,该局已采取矫正措施。
1976年 时年五十七岁素人画家洪通于台北美新处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他鲜艳明丽的半抽象画作,在非学院派中,独树一格。名作家吴浊流逝世,享年七十七岁。吴氏为台湾文学史上的瑰宝,曾创办《台湾文艺》杂志。台湾省政府采取“深山管制,近山开放”原则,以为山地管制之调整。屏东县满州乡九棚村发现距今约700年以上的排湾族遗迹。省政府宣布“本省公有山地保留地将于1977年度起,逐年将所有权转移给原住民,预定六年内办理完毕”。
1977年 “教育部”为保存山地古物,规定古物限岛内流通,不可输出国外。台东县兰屿乡红头村发现雅美族文化遗址。台湾文坛掀起乡土文学论争,回归乡土的本土写实文学,一时间蔚为潮流,成为热门话题。吕炳川博士以监制解说“台湾原住民族音乐”唱片,荣获日本文部省颁发的艺术节“艺术大奖”。桃园中坜二一三投票所发生选举纠纷,引起激烈的群众事件,史称“中坜事件”。“第一届台湾省东区原住民运动大会”在台东县举行。
1978年 台湾省教育厅公布“山地籍国中生保送仁爱、内埔两农校给予公费待遇之实施要点”。由许常惠领导的台湾省民族音乐调查队深入丛山辑录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歌”布农族的歌谣采自然和弦合唱和平行唱法,少有乐器伴奏,繁复多变的歌唱技巧,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珍宝。
1979年 《美丽岛》杂志创刊,全部社员均为党外人士,以发展台湾民主运动为鹄的。推动期间,困难重重,于是年底在高雄发生美丽岛集会警民冲突事件,《美丽岛》杂志被迫停刊,为著名的“美丽岛事件”。台湾省政府订定“加强辅导平地山胞改进生活计划方案”。乡土文学作家杨青矗和王拓因参与“美丽岛事件”被捕入狱。
1980年 台湾省政府公布“台湾省山胞身分认定标准”。台湾大学考古队展开卑南遗址挖掘工作,著名的板岩石板棺就是由卑南遗址所出土。台湾省议会通过“台湾省山胞身分认定标准”
1981年 复兴乡小乌来风景区规划完成。桃园县政府公告实施。恒春的台湾民谣歌手陈达车祸身亡,在他七十六年的人生旅途中,有六十年是在手抱月琴的吟唱生活中渡过。台湾省议会通过“废止台湾省山地籍同胞征免租税原则”。
1982年 恒春半岛垦丁“国家公园”正式成立,为台湾第一座“国家公园”,区内属热带性气候,具复杂多变的地形景观和生态环境。
1983年 台湾省政府公布“修正台湾省辅导山胞创业生产贷款要点”。布农族青年田雅各布发表“拓拔斯?塔玛匹玛”,而受文学界肯定。
1984年 屏东师院教授高业荣于茂林乡旧万山村发现千年石刻。在屏东县玛家乡北叶村发现距今约2200-400年前近现代排湾族遗址。同年在屏东县雾台乡雾台村发现距今约2200-400年前排湾族遗址。陈仲玉在花莲县秀林乡富世村发掘泰雅族文化遗址。赖和九十诞辰平反纪念会,于彰化地区盛大举行,拥戴赖和人士皆对赖和于一九五八年被逐出彰化忠烈祠一事深感不满,因此起而平反。“台湾原住民权益促进会”成立,揭开台湾原住民运动序幕。
1985年 十二名原住民针对原住民被迫改从汉姓屡生乱伦悲剧一事,在雾社事件纪念碑前静坐抗议,要求恢复原有姓氏。玉山“国家”公园及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陆续设立,对玉山和阳明山两地的生态环境具相当程度的保护意义,同时提供给“国人”兼具休闲与知性的旅游空间。杨逵病逝,享年八十岁。杨逵终其一生,活跃于台湾文坛。他曾于一九四九年因著“和平宣言”遭逮捕,过了十二年牢狱生涯。
1986年 民主进步党于白色恐怖未除的情况下毅然成立,为战后第一个反对党,第一任主席为江鹏坚。阿里山邹族十九岁青年汤英伸向警方自首,承认杀害北市新生北路洗衣店一家三口。第二年经法院审理被判死刑,社会各界喧然大波,群起声援,带给大家重新重视长久以来的原住民问题。“内政部”接纳台湾省政府建议,同意将吴凤的故事自小学教科书中删除。陈仲玉在花莲县秀村乡富世村,发现碳十四年代900±40B.P.~670±80B.P.的泰雅族文化遗址。
1987年 “教育部”令,订定“湾区山地族籍学生升学优待办法”。政府正式宣布台湾包括澎湖地区戒严解除,同年并解除“报禁”。“内政部”山地工作会报第四次委员会议决定,在“内政部”增设“边政事务科”以加强山地行政工作,并放宽原住民身分认定标准,且扩大适用于台北市和高雄市。“台湾笔会”正式成立,对台湾文化之推广,不遗余力,为一本本土化笔会。包括妇女、原住民、人权暨教会等卅一个民间社团在北市万华宝斗里风化区游行、静坐、抗议人口贩子及雏妓问题。原权会要求更改吴凤乡乡名为阿里山乡,删改教科书中过份美化的吴凤故事,并于嘉义县政府举行抗议活动。台湾省政府订定“台湾各县市山胞生活辅导中心设置要点”。“四十名布农族人对南投县信义乡东埔村风景区规划”强迁先人墓地一事至行政院抬棺抗议。
1988年 中、南部农民北上游行请愿,要求政府禁止进口美国水果、火鸡肉,却与警方发生火爆流血冲突,双方僵持不下,为此事件受伤者达百余人。因为游行日期为五月二十日,史称“五二0件”。由“雅美青年联谊会”发起,为反对核能电厂设立的示威抗议活动,于兰屿揭开序幕。“台湾原住民族还我土地运动联盟”在台北市举行游行。民政厅函︰订定“台湾省山胞社会发展方案”及“台湾省山胞社会发展方案第一期四年计划大纲”。由原住民团体发起的纪念“雾社事件”追悼会,在南投雾社莫那鲁道纪念碑前举行。原住民知青多奥等人聚集嘉义市火车站前拆除吴凤铜像,从此破除虚拟的吴凤神话,为原住民活动中重要转折点。事件主要策划者多奥,不幸于一九九四年五月被不同政治理念者,用汽车压辗身亡。“教育部”成立“山胞教育委员会”。“内政部”决定召开“全岛山地行政会议”,研讨原住民问题。
1989年 “无壳蜗牛族”参与万人露宿街头的活动,抗议房价的不合理。露宿活动分别于台北忠孝东路和台中中山公园进行。全世界第一份原住民主持的报纸《原报》,正式创刊。花莲县寿丰乡水琏村发现距今约2000-1000年前阿美族文化遗址。
1990年 万名学生在中正庙集合,要求“国民大会”解散、老“国代”下台,为台湾近代最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史称“三月学运”。台湾原住民文化运动刊物《猎人文化》创刊。
1991年 “独台会”事件爆发,为解严后的另一白色恐怖事件,被称为“现代文字狱”,全岛哗然。
1992年 政府正式公布“二二八研究报告”,但因内容避重就轻,社会大众普遍不满意。
1993年 花莲新社地区的噶玛兰族人,首度跳脱阿美族丰年祭的形式,自主性地举办噶玛兰节,为平埔族复兴运动奠下良好基础。
1994年 原住民正名运动,于“台湾原住民文化会议”中,首次获得李登辉响应,“国民大会”及“立法院”都积极运作于宪法中加入原住民条款,以示尊重原住民。平埔族中的噶玛兰族,并积极争取为第十族。“立法院删除民意代表、乡镇市长选举的学、经历限制,从此以学历挂帅的台湾选举,应可获得改善。
1995年 台湾常民文化学会及常民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创立,首开先例的出版由原住民自己撰写的“原住民民族志”系列丛书。“立法院”通过姓名条例修正草案,恢复惯有传统原住民姓氏,不需冠汉姓。“教育部”山胞教育委员会改名为“原住民教育委员会”。南投北山花园农场特聘请赖守仁先生制作“台湾十二生肖”雕塑,共襄盛举“台湾十二生肖”运动,建构台湾民族的图像。台北市政府率先在三月十六日设立“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为台湾第一个地方政府设立的委员会。
1996年 台北市政府将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总统府”前广场改名为凯达格兰广场,此后新竹等地方政府也仿效跟进。宜兰县政府举办“宜兰200年纪念活动”,其中大多数活动都以噶玛兰族为主题。原住民报纸《南岛时报》于高雄创刊。第一届“原住民教育会议”召开。高雄县政府主办,台湾常民文化学会承办的小林平埔馆正式落成,为台湾第一座官设的平埔族文物馆。屏东高树地区的马卡道族人,自觉性地发起公廨祈雨等系列活动,为马卡道族复兴运动中,重要的契机。贺伯台风袭台,造成全台性的灾害,南投、嘉义等地的山区,更因山洪暴发,导致许多原住民的部落被冲毁,道路断绝,数千人无家可归。
1997年 常民文化制作的《1997原住民文化手历》正式出版,为台湾第一本完全以原住民为内容的记事历。
(来源:原住民基本资料库)
编辑: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