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大陆的序曲——台湾新生入学“一月记”

2016年09月29日 10:01:58    来源:新华社    

  在9月份的大陆高校,台湾新生是一道特殊的风景。在开学第一个月里,从入学报到的手忙脚乱,到逐渐适应学习与生活,这求学大陆的“序曲”注定成为他们一生最难忘的记忆。日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京沪两地的多位台湾新生,听他们讲述这段经历。

  18岁的陈奕廷在这个夏天告别了位于昆山花桥的华东台商子女学校,以优异成绩走进了上海同济大学,成为社会科学实验班管理专业的一名新生。

  “一切都比我当初想象的更好。”经过一周新生培训,陈奕廷已经能融入大学的新环境。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同济给我的第一印象。感觉这里的师资、环境,还有同学之间的相处,都比预期的更好。”陈奕廷说,“唯一有一点点担心的,是能不能战胜‘高数’这个‘小恶魔’。”

  从小学到高中,陈奕廷都就读于华东台商子女学校。他的爸爸在大陆台资企业工作,非常忙碌。妈妈就想着为他选一所离家近的学校。至于选择同济大学,则是学长们推荐的。小陈对高等数学这门课有点“小恐惧”,也是来自一些“学霸”前辈们的提醒,这让他觉得进入大学后来不得半点懈怠。

  “由于之前在台商子女学校学的是台湾版数学教材,考上大陆的大学后,最难的一关就是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尽管有点难,但还是很相信自己的实力,靠刻苦可以战胜这个‘小恶魔’。”陈奕廷说。

  如果说本科生进校时还带着紧张和青涩,研究生则多了几分淡定与成熟。“90后”的黄锦泓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一年级的台湾新生。在家乡高雄完成经济学本科学业后,他选择来北大继续进行房地产领域的学习研究。

  “台湾经济有些停滞,而大陆经济处于上升期,环境非常适合年轻人。大陆对青年创业有很好的政策支持,相关的行政效率比台湾更高。”谈起选择来大陆深造的原因,黄锦泓思路清晰。他说,许多朋友都到这边创业,自己也想来大陆看一看。

  与黄锦泓一样,23岁的台湾大学毕业生陈俞均看中了大陆的科研环境和前景,于是选择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研究生,进行阿尔茨海默症领域的研究。“在这一专业领域里有两大体系,一是欧美,一是中国。大陆人口众多,老龄化日趋明显,我希望先在自己的文化圈里面成长起来,有很好的研究和积累。”

  对于台生而言,初次进入大陆校园的感觉总是十分新鲜的。“我是9月3日来北大报到的,第一感觉就是校园好大,要有脚踏车才行。”黄锦泓说,与台湾高校相比,北大有许多不同,比如宿舍晚上会熄灯,大陆同学对时间抓得很紧。又如大学食堂饭菜很便宜,有政府补贴,等等。在助学政策上,目前台湾学生享有和大陆同学一样的奖学金政策和医疗保险。与外国留学生相比,台生的经济负担小了很多。学校还会协助台生适应校园生活,这些都让他感到十分温暖。

  陈俞均说,大陆的学生个人能力很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令她印象深刻。在科研中同学们非常团结,很乐意分享自己的成果,这非常难得。

  当然,台生在生活中也难免遇到难以适应的事。“虽然博士生很幸福,可以两人一间宿舍,但仍免不了要共用卫生间、澡堂。在台北读书时自己一直单独租住公寓,现在要和同学们‘坦诚相见’,对我来说需要一点点勇气。”北大艺术学院博士一年级的张同学说。

  “再比如虽然都是一样说普通话,但是有些用语在两岸不太一样。前几天我到饭馆去买酸辣面,服务员问我有没有忌口?我听了三次才听懂是‘忌口’两个字,因为在台湾可能会直接问有没有什么不吃。”张同学笑着说,近一个月她对两岸用语差异的了解称得上“进步神速”。

  差异不仅限于语言,移动支付软件在大陆的普及也让张同学印象深刻。“充饭卡、澡卡,在学校超市买东西,都需要用支付宝或微信先充到校园卡中,才能畅通无阻。这也是我要多多学习的地方。”张同学说,近年来大陆在许多方面有长足进展,如果不亲身体验,是难以想象的。

  黄锦泓说,两岸青年人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我从小生活在台湾南部,与台北相比,南部较为封闭,很多人不了解大陆。希望有更多的台湾南部学生来大陆交流,看看这里的快速发展。”

  对于未来,大家都怀抱着各自的憧憬。黄锦泓说,他打算一边读书,一边做房地产领域的研究咨询,为以后在大陆创业打下基础。陈俞均则期待着在国际学术研究中,能把中国的东西带给欧美同行,和他们平等地交流合作。

  在陈奕廷脑海中,人生刚刚开始,未来充满各种可能。“一年级我先学管理专业,到二年级时根据学习成绩再选择,或许会转入会计专业。我还想加入学校社团,与北大、清华以及大陆其他地方的大学生多交流。”(记者:查文晔、许晓青、李萌;参与采写:刘欢、魏梦佳)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