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乡村
6月10日,台湾创业青年俞佑昇在厦门的公司里为客户做数据分析。
最早在深圳,接着去上海、广州、北京等地,“80后”台湾小伙子俞佑昇2010年来大陆,跑的几乎都是“大城市”。
如今作为厦门顶钧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之一,谈到“登陆”创业缘起,他说看到了两岸经济体量的差异:
“我们是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国际金融交易软件,大陆客户所用的资金等级是台湾的数倍。”
“大陆体量超太多。在这里做三个月的业务抵台湾做一年。”俞佑昇的合伙人、同样来自台湾的柳智腾告诉记者,“在台湾我们可能要谈下三五家机构,才能养活公司;在大陆只要找到一家机构,就忙不过来,我们已经打算再招聘当地员工。”
作为厦门太妃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台湾女孩陈洁缇的“城市创业记”也做得风生水起。
“一些台湾艺人和歌手有梦想没舞台,我们就培训他们,把他们推送到大陆网站和视讯平台。”
陈洁缇说,和台湾市场相比,大陆的直播平台堪称火爆。“同样的素人主播上语音平台两三个小时,台湾用户才一两千人,大陆有三五万人收听都不稀奇。”她反问记者,
“一样做事情,效果相差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不到大陆来?”
当俞佑昇、陈洁缇在城市里为梦想打拼的时候,也有一些台湾青年把目光瞄准了广阔的乡村。
7年前,作为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团队”驻大陆执行长,邓海走过大陆很多城市和古村,最终于2年前携妻带女扎根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我们不要一二三线城市,就要在偏僻地方开始我们的‘千年古镇复兴实验’,打造样本式的理想家园。”他说。
在邓海看来,台湾经历过“亚洲经济四小龙”的高速发展时期,“汉堡包”式的舶来品大量冲击本地文化,城乡变得千篇一律。
“近20年台湾开始放慢速度寻找原汁原味的本地‘老菜’。我们的创业方式接轨了台湾二三十年试错累积的经验。”
投资经营示范公司、招募培养本地大学生,创办示范文创店铺……如今,闽台合力探索的古镇复兴“嵩口模式”已成为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关注的实验案例,当地农业、老建筑、民俗、手艺等经济文化力量重焕生机。
在海峡论坛大会上,另一名台湾女孩张欣颐的“乡村进行时”引起新华社记者关注。作为一名台湾景观设计师,她递给记者的名片背面印着“美丽乡村专业运营商”。据悉目前她正力图把福建三明小乡村的“景点”变成“景典”。
虽然谈到大陆乡村事业时经常遭遇别人疑惑的目光,但张欣颐乐在其中。
“乡村工作辛苦但值得尝试,因为这里充满机遇和潜力。期待各部门加强配套投入,让跃跃欲试的两岸年轻人找到更大的舞台,同时也为乡村带来不一样的可能性。”她说。
除了市场、机遇、政策、环境,同风同俗的文化命脉、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更是众多台湾创客跨越海峡到大陆挥洒汗水的重要因素。
“厦门下雨,我会赶紧打电话提醒身在台湾的奶奶注意保暖,因为我知道过两天雨多半也会到台湾。台湾刮台风了,奶奶也会打电话叮嘱我注意,因为我们知道台风很快会到厦门。感觉我们就在一个区域里。”曾信轩这样形容两岸“风雨同舟”的感觉。他说,
讲一样的闽南话,吃差不多口味的东西,这里就像家一样安心舒适,所要考虑的就是好好拼事业!
台湾花莲县长傅崐萁在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表示,两岸同文同种同祖先,是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龙的传人,拥有共同的“天然DNA”。希望台湾的农民、渔民、青年和企业能够在“一带一路”浩瀚格局的大时代里,与大陆携手共进,共同写下历史上伟大乐章。
6月10日,台湾“创客”夫妻林士伟(左)、苍沛在厦门的公司里讨论客户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