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1 09:2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具有台湾特色的台式餐车。 受访者供图 摄
图为台式餐车开进住宅区受消费者追捧。 受访者供图 摄
中新网重庆1月30日电 题:台商入渝求转型 餐车里的“台式创业”经
作者 钟旖
“鸡排、花枝丸、奶茶……这些耳熟能详的台湾小吃在大陆风靡已久。现在,我们更想带来的是‘台式创业’。”30日,站在一辆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台式餐车前,入重庆创业刚满一年的台商曾贺玄向中新网记者如是说。
从事餐饮行业的曾贺玄早在十年前就已“登陆”寻觅商机,一番考察后发现,“大陆群众不知道什么是鸡排,对台湾小吃很陌生”,遂将台式小吃带进大陆,在江苏昆山成立了昆山巴弟餐饮有限公司,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将小吃门店扩张至几十家。
随着台湾小吃在大陆刮起一股流行风,同质化产品也逐渐增多。曾贺玄笑称,“目前,仅上海、江苏两地的鸡排品牌就有上百种之巨,独断化市场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趋同之下,寻求转型成为突围的唯一路径。经过调研,曾贺玄与同伴们决定“将重庆作为转型的突破口,把台式餐车创业模式带进西南”。
“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对外放程度不断提高,当地的消费形态也在慢慢转变。”曾贺玄认为,早期对饮食还比较“固执”的重庆人,正慢慢从火锅、小面中“解放”出来,中外餐饮种类在重庆已经很成熟地发酵。“群众接受多元化饮食的程度越高,餐饮行业生存的空间就越大。”
“重庆有3300万人口,加之开放步伐加快,餐饮行业将大有可为。”同为台商的谭顺鸿入渝已有8年时间,谈及当前创业环境,他认为,大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青年创业基地的蓬勃兴起,正为台湾青年带来创业的“天时地利”,让台式产品有了立足之地。
“我们与当地政府合作,在相关部门监管之下,会定点定时地将餐车开到轻轨站、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经营。”曾贺玄告诉记者,餐车与台湾小吃“小而精”的特点不谋而合。既摆脱了门市的固定模式,成本投入直线下降,又具有灵活、轻便等优势,以服务山区内的旅游景点为例,餐车凸显出极强的便捷性。
由沿海转战内陆,“巴弟餐饮”也在重庆化身为“巴弟心餐饮”。曾贺玄坦言,闯荡大陆十年,自己已不单单是商人角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承担起社会责任是其正在做的事。
曾贺玄说,大学毕业生或是低收入人群早期想要创业,没有资金成本,阻力较大。台湾餐车门槛低,见效快,快则几个月,慢则一年就能收回成本,赢取创业者的“第一桶金”,“这一运营模式在欧美已经非常成熟,大陆还处于兴起阶段,需在摸索中前进。”
曾贺玄透露,目前,餐车团队正与当地政府磋商,就带动大学生和低收入人群创业做相关探讨,力求在新的一年帮助大陆本地青年实现老板梦。
张志军走访慰问北京台企:将继续支持大陆台企发展2016-02-01 09:25:00
两岸东石青年来厦门谈创业2016-02-01 07:27:00
中国创业活动指数高于欧美发达国家2016-02-01 07:05:00
台湾青年在闽创业迎最好时机 消除壁垒释放红利2016-01-30 10:42:00
台湾青年在天津:真正的勇气是从“零”开始2016-01-29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