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资本热情消退 政策性投融接力

2016年08月04日 10:56: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1日,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官方宣布合并的消息,引起投资和创业圈一片感叹。这样一件行业大事的背景,却呈现出一角创业资本的热情消退。

  “这个时代,一个公司的兴起与衰落,甚至比孕育一个孩子的时间还短。”国内某知名投资公司的人士感叹这个创投领域旦夕间兴衰。

  同时,多名PE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部分风投机构都在今年上半年放慢了投资节奏,很多做天使和A轮、B轮融资的机构甚至休假了。

  创投资本的热情呈现消退的一面,而一些政府机构则成了接力者。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统计,今年1-6月,上海市有1314个小微创业项目,共计获得政策性担保贷款2.6亿元,同比增加了71.6%,放贷量是2011年的2.5倍。

  另有上海银行业人士表示,银行对科创企业的“投贷联动”,实际更看重企业的成长性,配套融资不仅限于银行贷款,盈利模式正在探索中逐渐清晰。

  一个想法已经不值钱

  “中国现在太贵了,一个创意就敢拉3000万投资,什么产品都没有。人家以色列的机器人都已经在家里打扫卫生了,也才要3000万。”前述某国内知名投资公司人士说。

  一名专注于TMT行业的投资人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和去年不同的是,现在心态上,已经不接受创业公司只有一个想法,或者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不完整的团队。

  “这个团队必须非常完整,要有一套合理的商业安排。”该投资人表示,以其所在公司为例,上半年的投资就比去年下半年至少下降了一半。

  如果说过去是平台类项目的最好时光,下一个阶段,科技类公司可能会更受投资方的青睐。

  “滴滴当然背后是一套算法,也有技术,但整体来说,它还是一个平台类的公司,它后续还有想象空间,但是短期确实看不到盈利的方向。”前述TMT投资人表示,目前市场上科技类型创业公司的投资其实不多,特别是真正的科技类型,纯技术类的,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自动驾驶等。“在经济形势不好的大背景下,有好的技术类发明还是很有投资价值。”

  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获得创业政策性担保贷款的企业行业分布中,第三产业占有很高的比例,包括今年大热的VR、人工智能项目,以及一些传统行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换的项目。

  同时,以渔、牧业养殖、有机蔬果的生态农业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农业创新项目正在上海的郊区蓬勃发展。

  沪上半年政策性担保贷款 同比增71.6%

  作为科创中心,上海市对创业提供了小微企业法人创业担保贷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前担保贷款、小额贷款贴息、创业场地房租补贴等支持和优惠政策。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统计,今年1-6月,上海市有1314个小微创业项目,共计获得政策性担保贷款2.6亿元,同比增加了71.6%,放贷量是2011年的2.5倍。

  实际上,近5年来,创业担保贷款的放贷规模持续扩大,平均每笔贷款的金额也呈现上涨趋势,2016年创业担保贷款平均金额近20万元,是2011年平均贷款金额的2倍。

  另外,2016年上半年,创业前贷款发放量增长较快,同步增长156%,平均贷款金额14.3万元。

  数据还显示,创业贷款申请者中,30-39岁的创业者比例最高,达到41%;30岁以下的创业者占31%;40岁以下的年轻人总共占比超过70%。从学历看,超过三分之二的创业者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超过30%。

  而从区域来看,浦东新区和徐汇区的贷款笔数领先其他区县,崇明、奉贤、松江、金山2016年上半年获得政策性担保贷款笔数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是郊区农、林、渔、牧新型农业及与之相关服务业创业融资需求量日益增长。

  不过,有上海银行业从事科技企业融资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和政府和园区合作的历史经验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靠平台推荐客户是省力了,但是企业的质量不如自己去深度挖掘”,该银行业人士表示:“我们现在找的客户一定要有成长性,而且绝对不是说简单的一笔贷款,融资形式有很多,可以做配资,可以做定增,还可以是从创业者个人入手。”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