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

2016-05-10 10:44:00    来源:解放日报    

  ■刘志阳 李骏

  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需要清醒地看到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城市创业指数》报告:上海创业总指数排名第7,位列北广深等城市之后。建议上海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生活环境、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出台改进措施,助推全球科创中心早日建成。

  减免创业税费 简化行政审批

  2015年上海居民创业状况调查显示:创业税费减免和简化行政审批,是创业者最为期盼的扶持政策。这表明,创业进入难和创业成本高,仍是上海居民创业的主要“拦路虎”。其中,在创业准入方面,企业注册登记流程繁琐,存在很多限制。比如,教育类公司的前置严格审批几乎断绝了注册可能。在企业税负方面,上海仍存在赋税负担偏重、创新激励不足等问题。

  为此,建议通过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简化市场准入程序。每年由企业对工商登记注册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倒逼政府改进登记注册效率;适度放宽对“互联网+”等新经济业态的前置审批行政权力,通过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创始人信用体系来加强政府在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创新劳动监察执法,加强工会参与力度,既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也为创业企业留足一定空间;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加大对新创企业的减税、减负让利,将新创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增值税降至12%,对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10万元,增加惠及面。

  鼓励科研转化 做强创业金融

  近年来,科研经费支出占上海GDP的比重呈稳步增长趋势,但相较于北京仍显不足。同时,研发成果商业化是否顺利,也影响着创业企业的发展。上海的技术市场2015年成交额为707.99亿元,较2011年上涨28.65%;而北京的技术市场成交额达到3452.6亿元,较2011年上涨82.65%。

  创业接力资金也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报告显示,北京创业项目获得天使投资金额占全国总投资额的41%,而上海仅占19%。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PE、VC等创投机构12006家,其中上海有2039家,与北京的2448家差别不大,但上海的创业投资金额远远落后北京。

  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建议完善收入分配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对研发机构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对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允许分享一定比例的转化收益;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将科研成果转化与个人职称评定挂钩,彻底打破科研院所只重视论文考核、不重视科研转化的弊端。

  在创业资金的接力上,建议政府将创业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搭建资金需求供给平台,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并出台股权融资专项政策扶持创业金融产业;完善从天使、VC到PE的完整创业接力资金链条,引导创业投资更多向创业企业早期阶段延伸,推动创意转化为创业机会;做好创业资本的退出渠道,解除资金投入的后顾之忧;借鉴英国模式试点开设社会企业交易所,助推社会企业发展。

  优化创业教育 营造宽容氛围

  美国的创业浪潮“高烧”不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火热开展,持续输送创业人才。目前,美国的大学生创业率约为20%左右,而中国大学生创业率不足1%,上海数据与全国基本持平。从全球科创中心定位看,上海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虽然各类创新创业课程相继开展,但大多仍停留在针对有创业意愿的群体开设强化班这样的小众层面。部分高校专注于项目孵化,忽视了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其创业教育模式以岗位职业培训为内涵,以企业家迅速培育为目标,在价值取向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社会文化也是创业环境的主要成分。在硅谷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失败了没关系。”这样一种对失败的宽容氛围,使得人人都跃跃欲试。

  总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协同推进。通过政策、市场、生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善,为创业创新主体清障搭台,进而形成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局面。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公益创投的契约机制及生态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