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新创业竟然“空心”

2016-04-07 09:49:00    来源:北京晨报    

  北京晨报讯(记者 韩娜)“科技成果转化还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个因素,大众创新创业存在‘空心’怪象,没有核心技术”。昨天,中国科协举行学术建设发布会,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指出,一边是抄袭严重的大众创业浪潮,而真正的科学家却因为评价机制等问题面临创业难。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科研经费占全国GDP的2.09%,在全球处于中等水平,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2.5%。科研经费投入中,企业已超过政府,但资金雄厚的国企对科研投入并不匹配。近些年,中国科学家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总体名列世界第二。我国研发人员数量达到371.1万人,全球规模最大。从国际交流合作看,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各类留学生人数从2014年的2.13万人增加到了2015年的2.5万人,增幅达到17.37%。

  中国科协副主席李静海发布指出,中国学科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模仿跟踪现象仍较普遍,对一些热点问题一哄而上也很常见。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虽然数量较大,但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科技成果转化难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症结之一,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因为创新人才机制不完善,人才的劳动价值和成果收益得不到体现。

  “中国科协在去年做了一年的‘双创’评估,普通市民特别是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澎湃,形成了大众创业的浪潮,但这种创业很多是‘空心’的,没有多少技术,一味强调‘互联网+’。”陈章良说,有些地方的一半大学生创业,最后创没了,缺少核心技术,你抄我,我抄你。调查还显示,真正的科学家中,有一半以上希望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创业,但实际只有不到20%的人实现了成果转化,大批科学家并没有投入其中。

  “中国科研评价制度中对科技成果转化最致命的是对学术成果的评价,晋升职称等要看论文,不看科技成果转化。”陈章良说,有位科学家对推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有了巨大作用,却评不上院士,却评上 了美国外籍院士。存在着“那是挣钱的水平,不是科学水平”的偏见。这种导向压制了成果转化的动力。

编辑:于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