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输血”力促创业创新

2016-03-28 08:33: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创业者在创新创业“加油站”进行学习交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深圳质量”战略定位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大力实施促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效整合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大力惠民利民,为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据了解,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五年来,全市累计新增就业人数49.6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18.6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持续增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创新驱动道路是时代的呼唤。“十二五”期间,我市出台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等20多个文件,创业扶持政策涵盖市场准入、融资服务、税费减免、创业资助、社保补贴、创业培训、载体建设等多个方面,构建起较完备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建成市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17家,市本级财政投入14.8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76万元,带动10万余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福田就业创业超市、罗湖助飞创业梦、宝安创业展翅、龙岗龙翔工程等一批活动形成品牌效应,营造了深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此外,我市还顺利实施公共就业服务属地化改革,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基层业务信息平台,劳动者可按户籍地或居住地,就近享受就业援助和补贴申领等19项服务;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服务,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困难毕业生帮扶计划;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统筹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就业困难人员援助范围逐步扩大;制定失业保险若干规定和失业登记暂行办法,异地务工人员也可以在我市办理失业登记、申领失业保险待遇并享受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促进了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亮点

  创业导师进基层为创业者“引路”

  家住龙岗区平湖街道的小陈是一位年轻的电子行业创业者,“大学毕业之后,我先后在几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工作过,积累了一些经验,于是就想自己创业。”小陈告诉记者,可是作为工程师的他,开公司可是个相当陌生的领域。“偶尔从报纸上了解到,原来在我家附近政府就设有一个‘创新创业加油站’,里面有专业人士专门辅导怎么创业,于是我就去了。”在“创新创业加油站”,小陈获得了所有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创业导师对我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包括:法律、税务、政策、公司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遇到的一些困惑也一一帮我解答。”小陈说,自己一下子茅塞顿开了。

  创业导师进基层是2015年我市集中出台的新一轮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中的一项,旨在帮扶像小陈这样的创业者顺利地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一便民举措被创业者们称为“及时雨”。2015年10月,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面向全社会发布了创业导师征集公告,公开招募热心公益、有专业特长的人士加入创业导师队伍,首批便招募了40余名热心公益创业服务的创业导师,专业领域涵盖管理、市场、法律、投融资等,基本涵盖了初始创业者对于创业各方面的指导需求。

  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开展了一系列创业导师进社区、进高校、进孵化基地等专题活动,为广大居民提供专业创业指导。创业指导服务的内容包括:一是安排创业导师深入全市各大街道劳动保障窗口“坐诊”,直接解决有创业意愿居民的创业指导需求;二是深入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通过专题讲座,“一对一”指导等形式,解决初创者在创业初始阶段遇到的法律、税务、创业扶持政策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三是深入各高校、公共创业服务机构进行专题知识讲座,提高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共创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于专业相关知识的认知;四是根据创业者的需求,提供包括创业金融信贷指导、创业项目开业指导、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等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和服务。

  创业导师全方位的指导获得了创业者的欢迎。记者了解到,2015年11月至今,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已开展各类创业导师咨询、辅导、宣讲等公益性指导150余人次,2000余名创业者和有意创业的居民受益,500余名创业者获得了创业导师在开业指导、项目定位、商事登记、税务咨询、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直接指导。据了解,今年,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还将组织不少于400人次创业导师下基层为创业者“加油”。

  专家点评

  中山大学经济社会学教授

  张永宏

  在新的经济时代,企业家能力的培育和创新创业生态圈的组织法则都对政府如何转变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市政府接受了这个挑战,在创业扶持方面持续加大力度,经过多年的积累,深圳的创新创业圈已经比较完善,被很多创业者誉为国内最接近美国硅谷的创业之都。

  综述

  “培养+引进”并举筑人才高地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快人才发展,是深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深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面向全世界广纳人才,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技术技能人才421.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135.3万,技能人才总量286万,包含高技能人才69万;拥有全职在深工作两院院士13名(培养本土院士2名),中央“千人计划”人才154名,本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565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16名;博士后设站单位235家,在站博士后1060名;“孔雀计划”海外引智成效明显,累计确认孔雀计划人才1364名;全市引进留学人员6万余人,建立24个留学人员创业(产业)园。

  在“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发放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15.21亿元,并连续成功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五年来,我市创新多元、量化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引进市外人才68.45万人,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9家,全市拥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316家,年均培训50万人次,政府向115万人发放技能培训补贴2.16亿元。一批基层人才工程如南山名企名校行、盐田梧桐青苗、龙华龙舞华章、大鹏鹏程计划等聚才引智效果也十分明显。

  亮点

  博士后在站人数五年增长270%

  深圳博士后工作起步于1995年全国博管办批复设立“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0多年来,深圳博士后工作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439名,出站1320人。尤其在“十二五”期间,深圳博士后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底,深圳博士后设站单位已达235家,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为1060人,人数比“十一五”增长了270%。

  学科分布与产业紧密结合,博士后的研究推动产业发展,优势企业助推博士后工作——是深圳博士后工作的最大特点。我市博士后站点93%设在企业,形成以工作站为主、企业为主的显著特点。一方面,学科分布紧密契合深圳产业结构,博士后们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互联网、金融证券等诸多行业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有实力的企业申请设立为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后,其良好的工作平台,又可助推博士后工作。据统计,231家工作站、工作分站和创新实践基地中,属于我市战略新兴行业的占24%,未来产业的占21.14%,金融业的占6.3%。

  目前,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逐渐成为深圳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重要的助推器。如先健科技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联合培养的一名博士后,在站期间研发出生物可吸收药物洗脱血管支架和药物洗脱球囊项目,不仅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产品上市后为公司每年带来几个亿的销售增长;市政设计研究院博士后所做的“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深圳市一些典型的实际工程中即得到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500万元等。

  深圳还通过在行业龙头机构广泛设立博士后站点,发挥行业高地作用,扩大博士后工作成效和影响力。目前,深圳博士后站点包括高校、企事业单位,涵盖了深交所、华为、招商银行、中广核、海王、迈瑞医疗、研祥计算机等一批龙头单位,覆盖面广,行业辐射力强。通过各类型站点的建设与合作,发挥了品牌效应作用,吸引着更多优秀单位申请设站。如早期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博士后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与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让博士后进驻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由此体会到博士后制度的优越性,也申请设立站点。

  博士后人才的多元化也是深圳博士后工作的特色之一。在博士后培养理念、管理方式上政府鼓励博士后站点根据自身特点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例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探索出的“订单式”博士后培养模式,形成实用型、技术储备型、对外合作型、产业化型四种培养方式;招商银行形成了“培训培养相结合的博士后培养模式”,强化职业培训色彩;深圳证券交易所强化“博士后的过程管理”;招商局采取“权威考核、网络答辩”,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博士后科研与产学研基金资助相结合等,都是对博士后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同时,深圳也十分注重引进国外博士后高端人才。自2004年9月,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引进了深圳第一位外籍博士后之后,截至2015年底,我市共引进外籍博士后53人、留学回国博士后155人。同时,深圳博士后设站单位重视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联系,注重引导博士后把握学科最前沿领域的动态,诸多优秀博士后的论文被专业领域最高级别学术会议全文收录或获评奖项。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利用被列入深圳市十大创新工程之一、建于硅谷的“北美创新创业中心”这一国际化平台,就与境外合作招聘了5名博士后。

  专家点评

  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卢光明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对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投入之大,政策之到位,所有人都有目共睹,而且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吸引来了一大批人才到深圳工作创业。尤其是深圳的创业和科研氛围十分浓厚,这跟国内其他城市比是非常突出的,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来到这里会觉得有用武之地,有长期的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也是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