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生态 厚植创新沃土

2016-03-25 15:19:00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优化人才生态 厚植创新沃土

  23日,2016年中山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暨第三届“中山人才节”开幕。当天下午,中山市举行了人才创新创业生态高峰论坛。中组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行政学院等国家部委派员出席,欧美同学会、院士联谊会、3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有关负责人与“千人计划”、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与各有关人才机构与各级各类人才近500人出席。

  毋庸置疑,这是创新创业大时代下,率先发声作答的人才生态中山宣言。论坛以“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为主题,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名国内人才领域知名专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代表等齐聚中山,共同探索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建设路径。

  人才驱动??大力引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

  抓创新是谋发展,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也要落后。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表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中山必须把人才作为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为人才发展营造最广阔的舞台。他指出,论坛上专家的真知灼见为中山未来的人才发展指明了路径。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当前,中山面临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粤港澳紧密协作、珠三角东西两岸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尤其是深中通道的立项建设,将极大提升中山的区位优势与在珠三角一体化中的战略优势。薛晓峰强调,中山将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建设珠三角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人才工作,加快推进中山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营造适宜创新、适宜创业的人才生态环境。

  当下,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已经成为民间与政府的共识大略。未来,中山将以“千金买马骨”的诚意,“新松恨不高千尺”的爱才育才之心,“孔雀东南飞,至此不徘徊”的坚定信念,不遗余力为人才发展营造最广阔的创业创新舞台。

  前沿探索??优化人才生态路径获肯定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说,在这次全国“两会”上,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提出广东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2016年中山人才节,又提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前沿理念。“看到这两个重大信号,我极为振奋。这是广东和中山”十三五“创新转型的根本之举,也是新常态下人才发展的时代命题。”他说。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博远战略科学研究院院长薄贵利认为,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的作用,政府层面必须转变人才管理职能,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主题沙龙环节,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下的人才价值、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孙中山人才发展思想和中山市人才创新创业园等热门话题,人才专家、名企高管和高层次人才代表之间,展开了精彩的观点碰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柏良泽,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人力资源部总监张二春,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曹人靖,中山市社科联主席、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胡波均认为,当前中山市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处在干事创业的最好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应当抓住利好,创造价值实现自我成长。

  协同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网站上线

  当下,“大数据”治国治市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日渐体现在城市发展管理层面。昨天论坛上,“中山市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网站正式上线开通。这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在人才发展治理的具体实践。

  “中山市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以“协同创新、共享成长”为理念,采用“互联网+”模式,围绕人才创新创业核心,整合全市各部门碎片化的各类人才资源和服务,解决人才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与产业不匹配、与创新不适应问题。生态园将实现各种资源要素实时动态匹配对接,做到咨询、服务、应用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解决人才有项目找不到“东家”、人才要“充电”找不到资讯信息、企业有需求找不到“人才及团队”等问题,形成线上、线下闭环系统。

  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网站的建设内容方面,主要通过政府云平台资源,建设网上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园和手机移动应用平台,线上整合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和服务。主要整合国家、省、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创新创业政策、全市各部门的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导师资源、人才市场资源、创新创业信息六方面内容。

  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山市人才发展蓝皮书》研究成果发布。该研究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撰写,通过系统分析中山市人才发展的基本情况,客观展示人才发展特色和亮点,同时展望了中山未来的人才发展战略定位和走向。

  撰文:项俊波 孙嘉琳 何伟楠 摄影:王云

  人才节广邀海内外英才

  中山抢占创新“智”高点

  区域间的人才竞争,首先是发展思路上的竞争。为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人才全要素生产率,今年中山把人才生态理念贯穿到了整个人才节和高峰论坛当中,旨在打造一个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生态圈层,抢占创新“智”高点。

  由中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山市外事侨务局(港澳事务局)承办的“创新驱动合作对接会”作为第三届中山人才节的“重头戏”之一,邀请了近40家欧美企业以及来自海内外的42名博士与上百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代表来到现场,与100名中山企业代表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洽谈交流与对接。与此同时,中山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还举办了同一主题的活动。

  海内外博士齐聚中山寻伯乐

  为配合今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在广东省侨办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市外事侨务局(港澳事务局)充分发挥层次高、渠道广、资源多的优势,整合海内外资源,去年10月起向海外留学生、高科技人士广发“英雄帖”,截至2月底就收到近200名来自海内外知名院校的博士报名。经过经信、商务、科技、卫计等部门严格筛选,最终确定符合中山产业需求的43个项目,涉及医药保健、先进制造、IT行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多数项目已申请或正在申请专利。而去年11月中山在硅谷成立中山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也将作项目推介,为此次对接会,该中心推荐了多个符合政策扶持条件的合作项目,成为中山引进国际创新资源的新平台、新渠道。

  与此同时,通过与欧洲驻华商协会的密切联系,主办方还邀请到近40家欧美企业与中山企业现场对接,其中既有珠三角欧美商会的会员企业,也有专程从欧洲直飞会场的高技术公司,对接的行业涵盖精密制造、先进设备、互联网+、产品设计和投资顾问等。

  前两届人才节签约项目逾百个

  近两年,中山市以产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人才政策机制,搭建人才发展载体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人才特色优质品牌,逐步走出了一条以人才为核心推进创新驱动的新路子。

  据了解,2014、2015年两届“中山人才节”,中山成功吸引线上线下近9万名海内外人才、2000多家企业、118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正式签约人才项目112个。此外,中山去年还统筹开展了人才工作专项调研、企业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评定管理等工作,对改善中山人才生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中山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立足实际,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最大程度培养、引进、聚集各类人才。“十二五”期间,全市培养引进各类人才约27万人,其中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523人,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据悉,中山市人才节还将举行两天,各种系列活动与对接将使中山再发“大才”。

  ■声音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

  率先打造创新人才价值实现之地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落后主要是人才落后。在现实中,我国存在集聚人才制度不畅、人才管理机制不活和人才发展环境不优等三大问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人才理念、体制还停留在过去的创新1.0时代,面对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2.0时代。要真正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必须重视当代科技创新方式出现的重要变化,让人才高地跟上创新方式的变化。

  中山必须抓住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机遇,在国内率先打造创新人才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集聚要快,产生的效率要高,从一般的人“材”到人“才”再到人“财”,一个创新创业人才到这里就能够成才成大才,能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本。

  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博远战略科学研究院院长薄贵利:

  创新制度、政策 打造吸引人才强磁场

  人才的时代意义就是,把人才工作做好了,能够真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能够真正让新常态绽放出新的光彩,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中国的新奇迹。今天的中国已经和过去远远不同,今年的世界已经进入了新的竞争形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智能型竞争时代,比拼的是智慧,智慧的载体是人才。

  我们要解决发展的难题,最重要的是要靠人才。人才能不能发挥创新的作用,环境很重要,其中既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微观环境。要从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上落实人才工作,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搭建人才能够发挥作用的大舞台。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柏良泽:

  人才“供给侧改革”要注重整体创新

  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概念引入到人才的供给与需求这个领域,应该说有启发意义也有局限性。供给与需求时经济学领域中的核心命题,理想化状态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高度吻合,要达到这个状态难度很大,而人才的供给需求结构关系比一般产品更加复杂。

  人才发展的生态与很多因素相关,在促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首先就要树立整体创新的理念,在各方面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另外就是要有战略性思维,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结构。同时,人才供给侧改革应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对理论、文化、科技等各类人才“分类施策”,依照他们的特点,在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方面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方法。

  广东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曹人靖:

  建立“接地气”的创新创业生态

  产业生态模型有很多,理论很多。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我认为关键要结合中山产业特点、经济特点、人才特点以及社会发展战略,就是要“接地气”。要立足于中山现有的产业结构,结合中山特点,谋划下一步发展计划,推动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定量化的与中山各种资源相匹配的产业生态模型,彰显中山竞争优势。

  执着的工匠精神,是推动产业创新、激活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的灵魂。因此,不仅要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生态,还需要以工匠精神将这种生态激活。中山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和工匠基础,将工匠精神与产业发展结合,还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变思想观念、优化制度设计等来实现。

  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人力资源部总监张二春:

  完善法律制度 保护创新积极性

  新,是过去没有的东西;创新,就是创造过去没有的东西。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创新企业创造出的创新产品,因为法规和制度的滞后性,而得不到保障,甚至阻碍创新产品的推广。因此,要保护创新,就要及时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对创新加以保障。另外,还需要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保护力度,以保护创新的积极性。

  中山市社科联主席、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胡波:

  留住人才最重要是帮助人才实现价值

  对于人才来说,最终要的是价值实现。人才基本的价值实现有四个标准,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要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在文化追求上有品位,在生活上要体面。让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就要求社会具有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智慧的氛围,要有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要信任创新人才,允许和宽容失败,要给予创新人才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要着力为创新人才搭建创新载体,和能够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希望留人。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