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e+”聚合各方潜能全面升级创业教育

2016-03-15 08:42:00    来源:中原网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教育部2016年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工作要点是:“推动高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课程,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推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各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一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虽然各地高校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创业学院/创业基地,据了解,目前高校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困惑,如: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不清晰,管理机制不明确,教育体系不健全等。为了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单单靠政府、靠学校力量,远远不行的,最后还是需要释放出社会力量。

  ”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向这个方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这个平台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也为高校及企业搭建了深入交流、合作的平台。目前,已有数百家知名企业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进行战略合作,如探路者、联想科技、民生金融等知名企业。该平台已入驻高校108所,注册学生超过38万。“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获得了高校及学生的广泛认同,平台上的学习实践已纳入高校必修学分体系,预计2016年底,入驻高校将达300多所,注册大学生将超过100万。

   

  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创业教育新模式

  校企双方基于“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建立了深度合作,以在校大学生创业为运营主线,整合创业教育资源、企业商品、项目资源以及第三方服务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课程、创业培训、创业项目、运营咨询、资金支持、项目孵化等服务,从而打造无风险、低投入的真实创业环境,促成大学生通过理论实践结合,提高综合创业技能。“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无疑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高校可以依托自有教学资源、管理资源,结合企业资源,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共同建设,深入发掘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机制。

  “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与国内知名创业教育专家进行合作,帮助高校进行创业教师培养,通过“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创业课程教师能力提升”等培训,从教学管理体系和课堂实施效果等方面推动高校创业教学工作的提升。

  西安科技大学王新平教授长期进行教育研究,也有自己独到的育人思路,结合长期实践,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正积极探索实施落地方案,在他了解了这一平台之后,感觉切实能解决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中的很多困惑,他本人已经确认参加3月15日李家华教授主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培训和交流活动。

  大学生创业的关键是能力的培养

  目前一些高校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且提供了相应的场地、硬件、环境、政策、资金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但如果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不到位,那么学生毕业时进行创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还有很多大学重视大学生的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对于必要的商务知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注较少,那么这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仍然是有明显缺失的。

  从事创业教育研究10多年,被誉为“中国创业教育第一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家华教授推荐大家关注“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管理是针对每一个学生提供能力测评和指导,这种技术实现也可以与高校的相关教学工作相结合,共享优质的资源和技术。大学生可以选择“商业创业”、“技术创业”和“服务创业”三种路径,并学习到创业相关的商业、法律、管理等创业知识。

  李家华强调说:“创业的本质,是创新,通过创新创意的驱动,实现从零到一、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创业实体。就像辞海里说的,创业是创立一份基业,用我们现在创业的理念,创业就是创意+事业。创业的根本是学习,不断的学习,创业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能力的提升。“

  “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通过与高校、企业、机构合作共同建立覆盖全国的创业导师库。“创e+”平台会依据大学生的成长阶段、能力等级配置不同的导师,确保创业导师能够有效的帮助、指导大学生的创业成长。

  众多企业着眼于未来市场牵手创e+

  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且生活集中,并且很快会成为社会的主要人群。大量有着长期战略的企业着眼于未来市场,十分看重在这个市场上的表现。“创e+大学生创业平台”中的企业合作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进行商品经销、企业推广,参与主题赛事。另外能满足企业对未来人才的储备需求,现阶段可以进行实习兼职及毕业生招聘,未来深度人才培养、粉丝经济建设,还可以进行深度合作,创设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是将企业的产业资源、经验、政策资质、人才战略、岗位、技术、流程以及标准等要素植入合作项目,依托高校的人才、人力、技术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完成企业战略转型和区域化发展的目标。在与合作企业的深度沟通中,水木创成发现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一些优秀的企业积极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关于产业转型与拓展、企业人才战略调整、优化内部结构、建立品牌影响以及客户社群管理等概念逐步成为热点,如民生金融集团进行的内部产业结构优化,金奥港集团进行的传统产业转型,探路者集团的互联网战略转型以及社群建设与管理等等,这些变革带来了大量极具针对性的人才、技术等各种需求。高校作为集中了大量优质人力资源、技术研发能力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的组织,与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高度吻合,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产业学院的构思由此而来,并获得了企业、高校的积极关注和支持。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