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将建1000名创业导师库 引进5所高校

2016-03-02 09:35:00    来源:青岛新闻网    

  我市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8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1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00亿元。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举行的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将引进5所大学和研究所落户我市,加强专业孵化服务机构引进和运营团队本地化建设,建立1000名专业创业导师库。此外,我市还将落实国际城市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打造国际科技合作新空间。

  建100家众创空间

  2016年将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九大服务体系,将科技服务业逐步打造成为新兴高端产业。开展我市科技服务业统计体系建设研究和试点工作,建立我市科技服务业统计分析制度。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有机结合,建设100家众创空间、10条创业街区,打造5-10家标杆孵化机构,继续加强专业孵化服务机构引进和运营团队本地化建设,建立1000名专业创业导师库。创新制度和流程设计,深入研究创新券、首购、订购等政策作用机制。另外,还举办“千帆汇”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创客活动周等大型活动,全年集聚和服务创客超过5万人次。

  推进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池改革,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做大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构建智库基金、孵化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的全链条股权融资体系。开展与进出口银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推动商业银行和创业投资机构开展 “投贷联动”业务,探索设立科技小贷公司。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完善专利质押融资“青岛模式”。全面实施《青岛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启动新一轮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全年发明专利授权达到650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力争达到350件。

  打造国际合作新空间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加快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实施鳌山人才计划,培养汇聚高端人才。面向全球组建开放工作室,试点建设联合实验室。推进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等平台建设,同时,积极构建全球协同创新网络。全面落实与中科院第二轮合作协议,推进中科院青岛科教融合基地建设,探索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运营新模式。深化与高校、央企的科技合作,着力推进哈工程、哈工大青岛科技园等引进机构建设,推动华大基因研究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落户我市。

  落实国际城市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打造国际科技合作新空间。加快推进阿斯图中俄合作园、哈工程科技合作园和中以孵化器等国际合作园区(孵化器)建设,全力推动我市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石墨烯研究应用和虚拟生理产业化方面的合作,建设中国—马耳他水产养殖联合研究中心。加快与国际技术转移机构的交流合作,重点推进史太白、宇墨等国际技术转移机构落户我市。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千帆计划”,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启动建设海洋科技、高速列车等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全链条组织科技创新资源,组织实施自然科学智库联合基金,开展需求牵引的应用基础研究。新组建若干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引导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深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打造农业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模式。强化公共安全科技支撑,开发重大危险源监测、海上搜救、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等应急技术装备。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研发,重点推进地铁新能源、分布式生物燃气能源站等技术研究及应用。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制定青岛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出台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地方财政补贴政策,协调制定全市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统筹推进政府机关及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加大高校院所引进建设

  据了解,我市今年将全面落实与中科院第二轮合作协议,推进中科院青岛科教融合基地建设,加快青能所二期、光电院、兰化所、自动化所、工程热物理所青岛研发基地等共建院所建设,探索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运营新模式。同时推进哈工程、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天津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机械研究总院青岛研究院等引进机构建设,推动华大基因研究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沈阳自动化所等落户我市。

  据了解,我市201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81%,总额为244.29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七位,比前一年增幅11.71%。我市的总投入金额在山东省排名第一位。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