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十大工程”

2016-02-24 09:14:00    来源:成都日报    

  与在蓉重点高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

  倾力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通道

  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是我市打通“两个通道”的核心之一,今年,我市将紧扣打通“两个通道”,启动“一流研发能力建设工程”,我市将与在蓉重点高校签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打通政产学研用通道,促进高校科研、人才和学科优势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对此,我市将支持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高校院所联合世界名校、科研机构、顶尖学者,共同举办全球性科技前沿论坛,打造世界知名的科技活动品牌。支持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取在蓉设立西部国家科学中心。同时,会同高校制订《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共建成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并推进实施,共建校院地协同创新发展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

  此外,在国际化领域的探索,我市今年将探索校地多边国际合作模式,协同推进四川大学、牛津大学、匹兹堡大学和中国成都、英国牛津、美国匹兹堡“3+3”多边国际合作。

  作为打通“两个通道”的另一通道,我市今年将倾力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通道,搭建军民兼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信息安全等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推动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成都人才新政十条”

  制定出台“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

  推进“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工程”之首,是加快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今年,我市将支持四川大学等在蓉高校开展科研人才聘任制试点,促进科技人员柔性流动、服务企业。探索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离岸创业基地,深入实施“成都人才新政十条”,引导全市设立总额不少于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来蓉创新创业。今年,我市将力争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型人才50名以上、顶尖创新创业团队5个以上。

  推进“创业天府圆梦工程”,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我市今年将新增各类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20家。此外,优化“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今年底,聚集科技企业(团队)1500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600家以上、科技服务产品2000个以上,服务科技企业25000家以上。

  深入推进“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我市今年将制定出台“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版本, 进一步突出大众化与高端化方向,提升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促进各区域、各领域举办“菁蓉汇”系列活动100场以上,举行“菁蓉汇”韩国、以色列专场活动。同时,努力申办并举办好“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力争打造成为“国际化、国家级、成都牌、永久性”全球创新创业年度盛会。

  全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

  加快“3+N”工业园区布局

  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我市将支持创新型骨干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牵头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30个以上。同时,扶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年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200个以上,支持研发机构100个以上。培育初创期科技企业,全市新增科技企业10000家以上。

  推进“产业融合转型升级工程”,我市今年将加快打造一批现代工业新区和智慧园区,加快“3+N”工业园区布局,规划建设“大智造”“大创造”“大车都”板块,形成产城相融的现代产业新城。按照“独立成市”原则,规划建设温江国际医学城、轨道交通产业园、菁蓉大数据创业基地等一批独立成片、产业清晰、产城相融的工业集中发展区。此外,还将加快培育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千亿产业集群。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

  今年,我市将深化创新驱动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支持中心城区发挥科教资源密集优势加快高端发展,推进成华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金牛环交大智慧产业城、金牛区地理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近郊区县以深化校院地合作为重点加快提质发展,推进郫县菁蓉镇科技示范基地、龙泉驿国际汽车产业智造城等项目建设;支持远郊市县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升位发展,推进崇州大数据科技产业园区、新津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项目建设。

  推动设立成都股权众筹交易所

  建立健全成都专利侵权判定专家库

  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工程”,我市今年将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并推动我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的合作。

  我市今年还将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推广面向创业企业开发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科创贷、成长贷、创业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此外,我市还将推动设立成都股权众筹交易所,拓展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县设立创业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此外,我市“知识产权强市工程”将建立健全成都专利侵权判定专家库,并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试点,探索设立成都知识产权交易所,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质押、托管、流转、变现机制。

  推进“制度创新保障工程”,我市今年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校院地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新十条”。直指提升环高校成果转化区水平,鼓励在蓉高校院所与所在区(市)县共同打造创新创业群落,重点推进环川大创新创业“三带四区一城”、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交大智慧城、“环西南财大财经硅谷”建设。在创新区域合作交流机制方面,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核心的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并加强中韩、中德、中新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打造具有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力的合作发展平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本报记者 缪琴 王李科

  原标题:我市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十大工程”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