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2 08:54:00 来源:新华日报
落实治国理政新方略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创新,是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不二选择。
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明确“十三五”时期江苏发展的基本理念和重大战略,第一条就是——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最大法宝,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成为江苏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强劲的动力。
“创新”二字重千钧。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种子在大江南北生根开花,为江苏经济稳中求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核动力”。
创新思路:
咬定“一中心、一基地”新目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月23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破解前进中的困难挑战,唯有创新、创新、再创新。
创新理念,又一次点燃江苏干部群众率先发展的激情与梦想!
创新理念,让江苏在创新前行的轨道上锁定了新的标杆——“十三五”期间,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表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是,“通过构建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使江苏成为企业主体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创新功能健全、区域创新协同有序、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激发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为重大产业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在全球产业科技创新格局中跻身先进行列”。
经过10年努力建成制造强省,已赫然写进《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在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看来,“实现制造强省建设目标,关键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就是要以推进智能制造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提升企业制造装备和互联网化发展水平,使江苏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主品牌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高,大企业大集团整合全球资源能力强,全要素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拥有一批产业链条完善、产品特色鲜明、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迈进”。
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可谓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既是江苏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的认识自觉,更是以创新前瞻布局、以创新主动应对的战略自信。
多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江苏率先提出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型省份建设实现重大进展。最新数据显示,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已经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
放在全球经济竞争的大背景下,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放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来审视,我省创新发展面临许多再谋划、再发力的机遇与空间。诚如今年省两会上代表委员形成的鲜明共识:要大力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使“一中心、一基地”成为“经济强”的有力支撑和显著标志。
见事早,行动快,江苏在创新发展的新征程上铿锵出发。时间表已经明确,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计划总体分“三步走”:第一步,经过5年左右努力,到2020年基本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第二步,经过10年左右奋斗,到2025年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的核心功能,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全面达到或超过全国2025制造业目标,部分创新指标跨入创新型国家先进行列;第三步,到2035年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新型工业化基本实现,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若干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
创新政策:
“放水养龙”倍增创业活力
新春伊始,记者在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见到的最新一款独轮电动车,让人眼前一亮:这款车拥有颠覆性的空心结构设计,自重仅6.8公斤,是目前最轻便的智能短途代步工具,科技感时尚感十足。
“江苏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让我们这些创客备感振奋。受惠于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我们才能成长壮大。”快轮创始人刘峰不无感慨地说。
“围绕《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15个重点领域,以新机制、新模式组建一批跨领域、跨区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一批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重大技术成果转移和扩散。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徐一平说,惟有创新,才能打造制造强省的新动力、新引擎、新形象与新空间。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历史性转变,关键在人。
然而,创新创业得懂营销、懂市场,很多科研人员、海归博士虽然技术过硬,却不谙市场环境,创业之路刚刚起步,往往折翅而归。于是,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普遍提法,在江苏演变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多出的一个“政”字,彰显江苏政府在创新驱动方面与众不同的决策高度和推行力度。
眼下,我省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大,不只满足于“放水养鱼”,更要追求“放水养龙”,让更多的良才劲旅选择在江苏落户,在江苏大显身手。
青年大学生邓力创办的南京橘子星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日前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这是南京自出台《关于实施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意见》以来,首家在股交中心挂牌的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在江苏区域经济版图上,古都南京的转型一直伴随着“创新”一词。“从‘科技九条’到‘创业七策’,都标志着一场场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化转型。”南京市科委副主任黄榕说。
前不久,一个长途电话从西安打到南通市科技局,咨询“创新南通”平台从概念设计到开发建设的过程,“创新南通”已名播千里。 “藉由‘创新南通’平台,线上实现创新创业路径导航,线下提供承载创新创业活动的众创空间,以及对接投融资的系列活动,261个高科技项目已情定南通。”该市科技局局长李吉平高兴地说。
谋定而后动。昆山通过装备抵免税、争取专项资金等政策,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改造;镇江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开通了“企业政策通”APP平台,政府给企业做“秘书”,预计全年可为企业落实科技政策减免税超10亿元;宿迁在全国率先实施创新券制度,目前已累计向2013家企业发放1.58亿元科技创新券……我省各地为企业“量身订制”的扶持政策还有很多。
“行得春风有夏雨”。2015年,江苏科技创新书写了多个“全国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超过6万亿元。
创新主体:
勇登创业舞台“唱主角”
站在高达数十米的塔架下,记者强烈感受到了“全球第一吊”的霸气:这个擎天柱“大力士”是昆山三一重机最新研发成功的起重机,一次能“抓举”起3600吨,相当于整列火车的重量!该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世界顶级履带起重机研发制造能力。
“打造中国自己的特斯拉”,是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占江一直以来的愿望。“我们研发的纯电动客车动力总成,在同样的电池环境下将续航能力提升了20%,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强大的‘智慧心’,该技术已在南京青奥会定制新能源汽车上得到应用。”
眼下,像三一重机、越博动力这样手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在我省不胜枚举。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深谙其冷暖变化,当仁不让站上创新前台,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角”。“江苏目前有80%的研发资金、科技人才、创新平台汇集于企业。”王秦说。
曾几何时,“有制造、无创造”,是我省不少企业的真实写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一线调研的决策者发现一个共性现象: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满足于“小打小敲”、靠贴牌加工赚取微利的企业,则渐渐陷入生存危机。
“拨转船头”搞自主创新,成为江苏企业自觉选择。“我们的中高端产品已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20%,在全球排名与ABB、施耐德比肩‘三甲’。”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瑞良介绍说。
“这款好孩子‘口袋车’刚刚获得中国专利外观设计金奖,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授予‘折叠后最小婴儿车’荣誉。该儿童推车面市当年净利润就达到1400万元。”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贺新军自豪地说,“口袋车”只是公司拥有的7000余项专利中的一分子。这家曾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靠自主创新起家,如今已跻身为全球儿童用品行业领头羊。
随着江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正从“跟跑”为主向“并跑”和“领跑”为主转变。目前,我省已拥有创新型领军企业140家、科技拟上市企业1030家、高新技术企业10814家、民营科技企业超过10万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阔步在路上……
创新机制:
抢占转型升级“智高点”
在省经信委、省财政厅日前发布的第二批示范智能车间名单中,南京南瑞继保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装备智能生产车间等80个车间榜上有名。加上此前评选出的第一批70家智能车间,业已创建的150家示范智能车间,诠释了我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之力。
站在“十二五”与“十三五”交汇点上,赢得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就是抢占“智高点”。
向技术前沿要动力,向产业高端要空间,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的不变底色。如果把创新比作江苏产业提升的新引擎,那么科技体制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引信”。
8年前,苏州工业园区靠体制之新创立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并以此吸引纳米技术人才,打造纳米技术产业基地。如今,园区已集聚了200多家纳米技术企业,产值超140亿元,形成了微纳制造、纳米节能环保和纳米生物医药三大优势产业。苏州工业园区也被列为世界微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创新区域之一。
石墨烯,作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素有“黑金子”美誉,其产生的数万亿级产业空间,一度让中国“石墨烯”之父冯冠平成了各地争抢的红人。冯冠平最终选择江苏,就是缘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在推行的研发资源布局改革。
2013年12月6日,承载着我省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使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一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前来视察时高度评价省产研院的改革创新成效。
“通过一流研发平台、队伍建设和创新机制的建立,打造一批集聚全球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专业研究所,也就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专业苗圃’,使省产研院成为重大产业技术的产出地,通过衍生企业、孵化企业和技术服务企业引领江苏的产业发展。”该院执行院长刘庆说。
“智高点”引领,越来越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兴产业,在江苏蒸腾澎湃:全省物联网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大关;光伏产业规模占全国的55%、全球的21%;碳纤维打通全套规模化生产工艺……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总量四年实现倍增,增速继续高于面上工业4个百分点以上。去年,全省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5万亿元,占比达到30%以上。
与此同时,南京未来网络、泰州生物医药等“两部一省”科教结合产业创新基地,以及7个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为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开辟崭新天地。
“我们将紧紧对接国家战略,瞄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重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开展技术改造,努力实现技术装备新、业态模式新、发展动力新,推进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徐一平充满信心地说。
策马扬鞭,蹄疾步稳。在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江苏发展的步伐愈发坚定铿锵……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杭春燕
量身定做最好政策 让创谷成创业家园2016-02-22 08:52:00
中国创新创业风向标2016-02-22 08:54:00
成都人才新政打造创新创业天府2016-02-22 08:50:00
中国"互联网+"电影产业还有哪些问题和机会?2016-02-19 09:53:00
谷歌掌门人:互联网即将消失2016-02-19 0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