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创业环境的着力点

2016-02-16 09:37: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优化创业环境的着力点

  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众创业既是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塑造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又是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支撑。如何有效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与活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持久动力,优化创业环境是关键。创业环境,既是激发创业种子生根发芽、促进创业要素加快聚集的关键推动力,又是保障创业不断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创新创业兴起和发展壮大的土壤和载体。抓住了优化创业环境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推动大众创业的“牛鼻子”。为此,应多措并举,积极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

  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优化创业政务环境。一是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实行“并联审批”和部门办事承诺制,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简化企业登记和注销流程,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等措施,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审批流程和时间,为创业企业提供市场准入便利。二是增强服务意识,提升行政效能。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规范行政行为,提升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支撑体系,着力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群众办事难等严重影响投资创业的各类“肠梗阻”现象。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明确各层级监督责任,强化行政效能监察,确保督查落实,严肃查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以及“管卡压”等损害投资创业者利益、阻碍创业活力的行为。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优化创业市场环境。一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创业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让市场选择创业的方向和路径,消除束缚市场活力的“枷锁”,更好地为创业者清障搭台。二是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构建更加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理,统一执法标准,促进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调动创业主体积极性,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形成知识产权市场化产业化的完整机制,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按照市场规则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加大对危害创业安全、扰乱经济秩序、侵害投资创业者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

  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优化创业政策环境。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扶持方式。进一步完善财税、科技、金融、产业、人才等方面支持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协调配套,确保扶持政策可操作、能落地,形成政策合力。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采取市场化的扶持方式,用政府对创业的“小投入”引导社会资本的“大投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二是加强创业投融资支持,优化创业融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创业活动。加快健全适应创新创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广覆盖、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严监管的多层次股权市场,不断拓宽创业融资渠道,破解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三是强化创业政策激励,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制定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管理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企业在职或离岗创办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

  健全服务体系功能,优化创业服务环境。一是健全和完善创业服务。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模式组建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人员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科技项目申报、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企业诊断、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产权交易、检验检测认证、风险投资、人才引进、培训交流等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引导和支持各类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蓬勃发展,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优化完善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开放工坊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充分利用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的有利条件联合行业领军企业与创业投资机构,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广大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三是优化创业人才生活保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创业者提供生活便利和宜居生活环境,妥善解决各类创业人才落户、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鼓励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利用闲置厂房、商业用房、宿舍等,大规模建设一批舒适便利的创业公寓、配置公共租赁住房,采取货币化补助或实物租赁的方式,为广大创业青年提供多渠道住房保障。不断完善创业者的生活保障,营造宜居创业环境。

  增强文化认同引领,优化创业文化环境。一是积极培育创业精神。创业从来都不是轻松的,也无法一劳永逸,甚至布满坎坷和荆棘,需要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培训、新闻媒体宣传倡导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培育敢为人先、追求创新、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以及“吃苦耐劳、诚信至上、尊重规则”的商业精神。二是厚植创业文化。从文化层面提升社会对创业创新者的认可和尊重,塑造激励创业的文化环境,使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成为社会价值取向,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倡导包容的创业文化,“不以成败论英雄”,营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敢于开拓的社会文化氛围。三是加强创业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深入挖掘创业先进典型,积极宣传创业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树立创业示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不断增强人们的创业意识,引导人们将创业冲动变为自觉行动,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智慧与活力,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