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潮涌创业当其时 天津建设创新创业之都

2016-02-15 10:31:00    来源:天津滨海高新区网站    

  科技创新“武装”生产线

  “早上好!”大年初二,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作业员孙旭杰早早穿上防尘服来到芯片测试车间,接替前一晚值班的同事。春节期间,这里的200多台芯片测试机一直“不眠不休”。

  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是科技小巨人企业,主要研发和生产半导体LED外延片、芯片、太阳能外延片、芯片和应用产品,孙旭杰的工作就是测试制造好的芯片是否合格。将一张芯片放入测试机,扫码,指针一下一下地闪着红光,芯片以难以察觉的幅度在机台上慢慢移动。“这叫全测,每张芯片有20多万颗芯粒,每颗都要测试,我们再查看参数是否正常。”孙旭杰一边操作一边说。春节期间,当班作业员要同时负责20多台这样的测试机。

  2012年,家在东北的孙旭杰来到天津三安公司工作,“那时我们每天的工作量和现在差不多,但那时候出来的‘片子’特别少。”公司芯片部综合组组长尹斌介绍,几年前公司开始技术工艺的优化简化,自动化水平也全面升级。“拿芯片调水平来说,以前是手动,比较慢,现在机器就能自动调。”他指着车间一侧的几台测试机说,“那种是比较旧的,单张测试每次只能测一颗芯粒,新的测试机每次可以测4颗,效率大大提升了。”

  “我们一些产品的订单已经排到4月份了。”天津三安公司副总经理吴超瑜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依靠80人的自主研发团队推出了多种新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拳头产品”,15%左右的产品出口海外。吴超瑜表示,今年他们计划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增加20%的研发经费,达到6500万元。(马晓冬)

  教授当电商月“进”百万元

  季延滨是天津农学院的副教授,今年寒假他过得格外忙碌。自从2014年10月成立了天科惠农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后,他就过上了科研教学和经营管理两头忙的日子。春节前后,正是各类水产品销售的旺季。记者到季延滨的公司采访时,他正忙得不亦乐乎,订货的、取货的来来往往,大门总是敞开着。每隔三五分钟,他的手机铃声就会响起一次。季延滨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1月份,公司销售额就超过了100万元,为今年开了个好头。”

  季延滨是本市第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帮助水产企业和农户解决养殖技术难题,是他最熟悉的工作。多年来,他在一线水产养殖与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自己的企业和品牌一直是他的梦想。当全国上下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时,季延滨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2014年,海参市场的消费逐渐由礼品转变为百姓自用为主。季延滨抓住行业洗牌的契机,在滨海高新区成立了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天科惠农公司,并联合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农科院共同打造了松盛堂海参品牌。在高新区,他享受了企业注册的一站式服务和多项政策扶持,今年还将接受辅导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公司成立仅仅一年多,季延滨的团队就申请了从养殖技术到处理工艺的相关专利8项,并申报国家科技部、市科委、市农委课题各一项,获得了200万元资金支持。季延滨告诉记者:“农学院非常鼓励老师创业,自己办企业从来都没有‘藏着掖着’。通过创业,将产学研无缝地链接在一起,得到了学校的支持。由于公司的产品大多在电商渠道销售,所以我现在在学校除了给学生们讲授水产养殖方面的课程,还给他们讲互联网+农业,希望更多的学生投身到大众创业的热潮中来。”(张璐)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