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枣农不再哭泣:南开大学学生创业团队“农梦成真”

2016-01-27 09:19: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为了枣农不再哭泣:南开大学学生创业团队“农梦成真”

临县红枣 资料照片

为了枣农不再哭泣:南开大学学生创业团队“农梦成真”

枣农在晒红枣。资料照片

  “这次网上销售的成功案例,可以让至少10万枣农获益!”南开大学“农梦成真”学生创业团队负责人彭俊这两天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中。

  从1月11日至今,“农梦成真”这个致力于解决农村农产品滞销难题的电商团队,已在淘宝和微信平台上卖出250万斤山西临县滞销红枣,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解了枣农们没钱过年的燃眉之急!

  心疼!滞销红枣喂牛羊

  临县隶属山西省吕梁市,地形多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源于黄河的洪积土壤培育出香甜可口的“滩枣”,临县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农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红枣产业。2015年临县红枣大丰收,总产量高达3.6亿斤,但由于诸多原因,到今年1月仍滞销至少2亿斤,37万枣农愁得直抹眼泪。

  一个电话,架起了临县枣农与“农梦成真”创业团队之间的桥梁——“我们临县红枣卖不出去,枣农眼巴巴看着红枣烂在地里,真是心疼啊!你们能来帮帮我们吗?”一位枣农拨通了彭俊的电话。

  “去年11月我们曾通过网络帮助天津蓟县农民卖出几十万元滞销苹果。媒体报道后,山西、陕西、新疆等很多地方的果农都跟我们联系,希望我们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彭俊说。

  为帮助临县枣农把红枣卖出去,2015年12月下旬,彭俊和伙伴们来到了临县,可眼前的情景令他们震惊。

  “今年种地还没见到钱……”沈家沟村的沈大爷60多岁,全家6口人,女儿嫁人、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两口和留守的幼孙。除了种点小米、玉米做口粮,20亩枣树是他们最大的盼头。“今年枣树产枣16000斤,可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拼命采摘也只收回来8000斤,烂在地里的足有一半。去年红枣的收购价还是1.6元一斤,可今年最好的枣3毛都没人要!枣卖不出去,家里一点收入都没有……”沈大爷说着潸然泪下。

  沈大爷的遭遇并非个案,严重的空心化困扰着这座200多人的小村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一帮老人天天在这等着、盼着,却一冬天都看不到收枣人的踪影。”“枣卖不出去,连羊饲料钱都不值,没钱买饲料,只能拿枣给羊充饥。”“没人收的枣树林里,满地都是枣。走在枣林里每迈一步,都能听到‘噗噗’的踩碎枣的声音。”

  这一幕幕深深刺痛了彭俊,他决定全力帮助临县枣农把红枣早点儿卖出去。

  下定决心后,彭俊首先与当地的青年创业者柳林顺取得了联系。家住石白头乡柳家沟村的柳林顺,原本在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任经理。得知家乡红枣滞销后,他去年年底辞职回乡,为家人与乡亲们义卖红枣。

  1月11日,“农梦成真”团队在社交网络推送文章《紧急救助大山老农:不让山里农民红枣喂牛羊,“农梦成真”请你伸手来帮忙!》这则带着“泥土味儿”的消息图文并茂、震撼人心,很快在朋友圈引起广泛关注,当天浏览量即超过10万。各网络平台的销售额一天内突破千万,网上留下的两个客服电话被“打爆”——在不断接听的情况下,全天仍有上千个未接来电!

  南开大学校团委对“农梦成真”这一精准扶贫项目鼎力支持,立即将客服电话增加到10部,并组织20余名志愿者,专门处理来自海内外数以万计的订单和咨询电话。

  满怀着信心,1月14日凌晨彭俊再次踏上了前往山西的Z194次列车。中午抵达临县县城,彭俊顾不上休息,乘坐一辆农用车上山,径直来到石白头乡沈家沟村。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已经得知红枣热销的喜讯,早就动员起来。在几个集散点,70余名村民正喜滋滋地分拣、装箱。当天晚上,第一车16000斤临县红枣发往天津。

  合力打通供销链条

  “虽然初战告捷,但供应、资金与物流链,仍是摆在面前的三大难题。”彭俊说。

  14日晚,“农梦成真”网店的销售额已达1300万元,需要提供近1000吨枣,可现有的人力、运力远远达不到需求:临县山路崎岖,很多路段尚未实现硬化,载重汽车根本无法上山,只能用农用三轮车往山下运枣。更为紧迫的是,收枣、纸箱、人力均需支付现金,而网店的订单在消费者未收货前,均保存于支付平台无法变现……

  彭俊与柳林顺经过估算:要想顺利供货,至少需要启动资金400万元。对于创业起步阶段的彭俊和柳林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供销链也尚不成熟:由于多日发不出货,14日网上退单量已达1400单。与此同时,网上还出现了多个以“农梦成真”名称销售红枣的“山寨号”,其中最多的已经销售10000余单。

  面对难题,彭俊一边在窑洞里绞尽脑汁想对策,一边不停地打电话借款。“贷款可以,你们用什么作担保?”面对千篇一律的询问,彭俊无法作答。

  社会公益力量汇聚起强大的暖流

  1月15日,转机终于出现!

  “水木年华”歌手缪杰得知“农梦成真”的困境后,答应筹款100万元,首笔款30万元于1月15日凌晨3时48分到账。

  天津团市委和山西团省委发挥组织优势,青年志愿者走上一线。临县团委副书记李肖军牵线搭桥,促使“农梦成真”与凯丰枣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凯丰枣业先行垫付启动资金,并动员多个专业枣厂机械化分类、人工挑选、统一装箱,分担枣农压力,待“农梦成真”的网上资金回笼后及时偿还。顺丰电商业务部工作人员也来了:他们与“农梦成真”签署了物流配送协议,在临县专门设立办事处,30吨载重卡车直接开往集散点装箱运货。

  目前,“农梦成真”团队收枣网点已遍布临县各个乡镇,每天可发出12万斤红枣,惠及至少10万枣农。一条产地直供、网络销售、收益惠农、精准扶贫的产业链初步形成。

  “农梦成真”团队准备在每箱红枣中都放一封感谢信,以临县全体枣农的名义感谢顾客对临县枣农的关注,感谢他们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感谢他们力行公益的爱心。

  彭俊认为,感谢是必要的,但更需要思考“如何建立临县红枣品牌?如何增强临县红枣竞争力?如何让资金缺乏的大学生创业者不输在起跑线上?”

  山西当地媒体曾在报道中指出,新疆大枣的冲击与农村精壮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了目前临县枣农年龄偏大且种枣方式粗放、品种单一等问题,继续种植可能会返贫。

  吕梁市副市长李俊平1月16日来到临县调研红枣销售情况,他认为“龙头企业要与农户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建设完整的经纪人队伍,抱团取暖”。

  同日临县举办首期农村电商培训会,彭俊作为特邀嘉宾在发言中呼吁农村电商在卖出滞销红枣的同时,要进一步在网络上形成合力,打出临县品牌。

  对于“农梦成真”学生创业团队来说,临县红枣销售只是他们“创业+公益”模式下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彭俊的笔记本里,还有很多像临县这样的地方。“我想在每一个走过的地方,都能发掘出一两个特色产品,把它们打造成一个个品牌,汇总到‘农梦成真’这个大品牌下。”

  彭俊说:“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激励着我的成长,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我们青年人也要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去山西之前,彭俊悄悄在校园里的周恩来总理塑像前摆了四颗红枣,并深深鞠了一躬。他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会用青春守护乡村!”

  (光明日报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聂际慈)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