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奖励创新创业新锐540万元

2016-01-25 09:36:00    来源:南方日报    

仲恺第四届创新创业新锐颁奖现场。刘铭

仲恺第四届创新创业新锐颁奖现场。刘铭 摄

制图:贺婧宜

制图:贺婧宜

1月22日,仲恺高新区发布了该区第四届创新创业新锐成果,23名新锐共获得540万元工作资助经费。同时,对第二届“恺炬杯”惠州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仲恺高新区APP设计大赛的获奖企业及团队颁发奖项。

  1月22日,仲恺高新区发布了该区第四届创新创业新锐成果,23名新锐共获得540万元工作资助经费。同时,对第二届“恺炬杯”惠州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仲恺高新区APP设计大赛的获奖企业及团队颁发奖项。

  获奖

  159人次选出10名个人和13个团队

  创新创业新锐是仲恺区“恺旋人才计划”的六大工程之一,评选对象是在技术、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人才和团队,以及成长性、典型性的创业人才和团队。按照惯例,该区在每年年初对获得这一奖项的个人和团队进行颁奖,另外几大工程则集中安排在下半年举办的年度人才与科技工作会议上一并颁奖。

  22日下午,仲恺区委书记钟一尔、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等,以及获奖企业代表和嘉宾共400余人汇聚一堂,见证了这批创新创业新锐的风采。

  据了解,此次评选活动吸引了69名个人和90个团队申报,经过2个多月的筛选,最终评选出10名个人和13个团队。其中,获奖的个人每人获得15万元工作资助经费,每个团队则获得30万元工作资助经费,总共发放540万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这23名新锐大部分是移动互联网、LED、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这一点和仲恺区占据主导地位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一致。从进入行业的时间来看,有的获奖者所属企业早已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比如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神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也有的创业不久,但发展势头迅猛,比如惠州华熙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其研发的“智驾鹰”汽车防撞预警系统可提前2.5秒对车辆发出防撞报警,被称为司机的“第三只眼睛”。

  另外,也有学生团队刚组建的公司,比如惠州领聘科技有限公司,其研发出来的“短工邦APP”为20多万人次提供了大量兼职岗位。到目前为止,该项目获得500万元天使投资,另有其他投资仍在接洽。

  变化

  奖励名额翻一番

  据了解,作为“恺旋人才计划”的一项工程,创新创业新锐随该计划一起调整,使得奖项的扶持力度更大、设置更加合理。

  2015年初,仲恺审议并修改了“恺旋人才计划”六大工程相关配套文件修订稿等多个文件。为了扶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将创新创业新锐名额由原来的10名左右增加至20名左右,同时将新锐个人工作资助经费调整为15万元,团队的资助经费保持每个30万元不变。

  从报名的人数和团队来看,2015年的创新创业新锐有133个个人和团队报名,2016年为159个,可见报名数量逐年增加。这既反映了创新创业者对于该奖项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创业的氛围逐渐浓厚。

  由于该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扶持,此次创新创业新锐奖颁发了2个给医疗系统,在此次奖项中显得有些特别。即惠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团队,以及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功能科主任肖钧。

  作为上一届的创新创业新锐获奖者,TCL通力创新矩阵研发管理模式团队代表姚金凤说,一年前,她和团队成员在同样的场合收获了这项荣誉。在仲恺区人才政策的扶持下,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包括WIFI、智能网关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问题,并与索尼、菲利普、松下、京东等进行合作,生产研发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给公司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她认为,正是由于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同时也期待仲恺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创业新锐。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届的创新创业新锐颁奖过程本身也是创新之举。以前只是一批一批地颁奖、代表发表感言、合影留念等流程。这一次则在几批新锐颁奖的间隙穿插了艺术表演,包括舞蹈、魔术、乐队演唱、快板等节目,部分节目由获奖者代表参演。同时,对整个颁奖过程首次进行全程直播。

  成效

  人才总量接近11万人

  放在整个惠州,仲恺的人才工作显得“很有一套”,制定了完善的人才扶持政策体系,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近两年每年投入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成为惠州的人才高地。

  有鉴于此,在1月21日的惠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会上,大亚湾开发区的代表多次向仲恺区“取经”。仲恺区委常委、党群办主任方小龙介绍了仲恺人才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成效,双方就这一话题多番交流。

  据了解,在“恺旋人才计划”的激励之下,该区先后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人、创新团队61个、领军人物50人、各类优秀人才600多人。人才总量接近11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1万余人,成为惠州市人才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据统计,近年来该区投入在人才工作上的专项资金累计将近1.5亿元。

  创新驱动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仲恺人才如此集中,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仲恺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介绍,2015年,该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税收收入12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700亿元。

  除了以上这些数据,仲恺2015年的发展还体现在一些新增的国家级和省级名片上。包括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广东惠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广东惠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杨鹏飞表示,该区将进一步壮大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创业新兴业态,加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优化服务体系,抓好人才的“软”服务与环境“硬”建设。并进一步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推动发展,为创新事业和创新人才发展提供更肥沃的土壤。他还要求,获奖团队和个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领有志之士掀起新一轮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案例

  回收废旧灯管做纳米节能灯

  在获奖者里面,广东英吉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戴建国显得比较平静,他获得的是仲恺区第四届创新创业新锐个人奖。

  然而,戴建国谈到节能环保话题开始滔滔不绝。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研究生,在节能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带领团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介绍,市场上有大量的荧光灯和LED灯淘汰作废,往往当作垃圾处理掉,这浪费了不少资源,非常可惜。尤其是灯管里面的稀土非常珍贵,有的国家因为缺少稀土,回收各种淘汰品以提取稀土,而我们直接就扔掉了,很可惜!

  2012年,英吉尔公司成立,此后不断进行攻关,研发了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专门利用废旧的灯管来做纳米节能灯。不仅旧灯管里面的稀土可以提取,连灯管本身也可以碾碎再加工,重新加以利用,这样也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据他介绍,仅发明专利就取得了数十项。相比普通的荧光灯,纳米节能灯可以节省一半的能源,比LED灯节能30%以上,既节能又环保。目前,该公司每月的产量在17万支到22万支之间,近日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戴建国介绍,利用废旧灯管做纳米节能灯的公司只此一家,并且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他认为,正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公司掌握了大量专利技术和关键工艺,甚至填补了一部分市场空白,这样就拥有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英吉尔公司,其他代表同样把创新置于公司的核心工作中,有的还是因为仲恺的创新资源丰富吸引过来的。比如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巍,他先后创办过4家企业,最终将该公司落户在仲恺,是看中了仲恺拥有较完善的人才、科技和产业政策,借助这些优势条件可以促进公司取得较快的发展。

  惠州领聘科技有限公司的短工邦团队也是看到仲恺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大,最终选择在仲恺创业。目前,其开发的“短工邦APP”注册人数达20多万,提供了大量兼职岗位。该项目于去年获得广州天使投资500万元,并有其他投资仍在洽谈中。

  撰文:刘光明宝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