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 框架下智慧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初探

2015-12-30 14:23:00    来源:新华信息化    

   一、 中德国家创新概况

   德国经济稳定位列世界第四(欧洲第一,分别超过法国和英国20%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具有世界性竞争力(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电子电气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为保持经济的韧性,德国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德国综合创新能力位居世界第三(欧洲第一,美国彭博社2015年统计)。2013年4月,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模式转变,致力于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正在德国科技园区孵化成型。与此同时,德国注重将园区开发和城市总体战略相结合,打造产城融合和生态智慧型的科技城区,为德国城市/城区未来发展模式提供城市级在线实验室(urban living lab)。

   我国约10年前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并建立了系列顶层政策设计。2006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科技部《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国孵化器数量达150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达到500家,并实施国家级孵化器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国家级孵化器30%以上建立创业苗圃和企业加速器,50%以上具有天使投资和持股孵化功能,60%以上从业人员接受孵化器专业培训,80%建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0%形成创业导师辅导体系。以上海为标志的地方空间层面的区域创新实践先于国家政策,于1992年得到国家的批复。2007年,湖南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规划方案在国内率先通过。2009年,上海杨浦率先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区,同年国家批复中关村为首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双引擎之一。在德国推出工业4.0之后,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当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到区域空间开发之中,才有助于直接推动科技创新的转化。可从德国的经验启发中促进我国区域空间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

   二、 德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总体特征

   德国中小企业自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恢复迅速,以收入和就业量作为判断标准,截止2013年在欧盟28国中排名第一,中小企业总数达到370万,占该国企业总数的99.6%,提供了62%的就业机会。2015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5%(慕尼黑经济研究所预测),高于欧元区0.8%(德意志银行)0.88倍,中小企业创新的经济贡献率持续提升,消费和建筑业为拉动经济的主体。德国经验表明,促进创新创业已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复苏、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动力。德国中小企业的繁荣关键在于创新带来的创业,这与德国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密切相关。

   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2014年报指出,在欧债危机期间,欧洲各国企业纷纷降低研发经费,而德国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增加这方面的支出。2013年德国企业研发经费比上一年增加5%,增加至540亿欧元,同期全国研发投入达到810亿欧元(2012年德国对研发的投入约为790亿欧元,其中企业投入占到2/3)。

   在德国创新体系中产学研人才双向流动。研究人员在科研机构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进入企业;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的研发人员也会流通到高校/科研院所,他们指导的学生毕业后又进入企业。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带着研究成果去创办公司,或者到企业担任研发顾问。在创业初期,一些科研机构还会提供启动资金。待企业壮大后,科研机构会将所持股份卖掉,再用这笔资金扶持其他类似的初创企业。自1990年代以来,部分原本只以教学为目的的高等专科学校,也逐步参与/从事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领域,与企业建立科研协作关系。

   德国企业享有多样化的研发资金来源。他们可以在欧盟、联邦和地区层面申请不同的研发激励,具体形式包括贷款、补贴、担保、股权、权益资本等。为保障资金投入的有效使用,在依托学术委员会把关的同时,德国还广泛采取第三方委托管理的形式。德国目前大约有20家主要的项目管理服务提供商,如尤利希研究中心。它们与政府或基金会签订合同,专门负责项目的预评估、质量控制、进度监管、应用推广等。获得创新激励的项目团队要向管理方不断提交进度报告,并接受询问和视察。这些管理机构的雇员大多拥有专业背景,能够抓住关键,管到点上,遇到问题也容易进行专业上的沟通,既为政府减了负,也避免了信息不对称、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

   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有机会获得扶持,从事基础性和实验性研究的企业,以及选择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激励资金。德国企业获得的研发激励不会超过总投入的50%。与此同时,德国有多个私人科研资助机构,如大众汽车基金会、克虏伯基金会等。它们根据自身偏好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科研资金或奖学金,是公共科研资金的有益补充。激励资金本身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借此激发企业从事研发的兴趣和信心。

   德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 以联邦政府、联邦教研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等为代表,德国政府注重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的创业刺激计划,来促进高校等单位带动区域应用科学产业化发展。如通过“中小企业专利行动”资金补贴项目,提高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使用专利和科技数据库的意识及能力,并在获得专利后帮其进行产品市场化。德国联邦教研部于1999年实施“区域创业计划”,选择五个试点城市(哈根、德累斯顿、耶拿/魏玛、卡斯鲁厄和斯图加特),支持试点城市大学与校外经济、科学和政府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创业活动,提高创业质量。三年内约200所高校(占全德高校总数超过2/3)总计得到4200万马克(约2亿元人民币)支持(创业项目超过600个)。2005年,德国联邦政府根据《高技术战略》,推出支持高科技企业创业的高科技创业基金(HTGF,五年为一个执行期),以“公私合营”模式和“股权投资”方式弥补高科技企业创建的融资不足问题。到2011年,HTGF增值3.02亿欧元,并支持了200多家高技术企业创业。与此同时,联邦教研部实施“中小企业创新项目”计划,资助信息通讯技术、纳米技术、光学技术、生产技术、资源效率和能效技术及公共安全领域的创新。联邦经济技术部实施“中小企业创新核心”计划,不限行业和技术领域,对企业自身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企业间/研究机构间的创新给予资助。政府资助项目最多可支持技术创新过程的50%,如创新成功,可从利润中分期偿还;如失败,企业无需承担债务。

   (二) 联邦政府、州政府、政策性银行和大型企业设置高科技创业基金,对创新型企业给予风险投资支持。如联邦经济技术部、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开发用来支持中小企业的“EPR创新计划”,向申请者提供总额不超过500万欧元、偿还时限长达10年的研发贷款支持,帮助促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基金对于初创企业专注于技术或服务研发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并且在偿还时间上相对宽松。政策性银行对于联邦和州政府的创新研发政策能够落实到位,所提供的基金产品服务能够精准满足初创企业的需要。这种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成功实施与德国的高度诚信机制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三) 德国超过一半的高校发展定位以应用创新为基础,并且比例逐步提高。威廉 冯 洪堡提出“教研合一”理念对德国高校教育产生关键性影响,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指南。二战以后,德国以高校为启动载体,陆续成立以大学为依托结合中小企业发展为一体的研究机构,开展创业和创新方面的研究;重视知识共享并强调加速创新。于1978年建立创业文献数据库,数据库资料超过22000种,出版以创业专题为主的系列读物;自1970年代开始,在大学建立创业教育的教授席位制度,学校创业教育与企业高度关联,西门子、拜耳和大众等企业定期合作参与。部分工程类高校和职业性专科学校直接将教育导向定位为创业。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在校长沃尔夫冈 赫尔曼倡导下,自1995年起实施教育改革,并启动"创业型大学"计划,旨在培养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创业和创新型人才,收效良好,在德国其他高校以及奥地利得到广泛推广。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学1998年成立国际创业商学院,该学院目前为德国最大的私立商学院。

   (四) 建设完善有效的企业孵化模块,政府切实给予经济补贴降低创业门槛。德国近40年的企业孵化经验,开发了三种不同的孵化模块:加速器(为技术产业化应用提供快捷服务)、企业工场(为公司进行模块化定制,促进商业上的成功)、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服务)。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企业化指导和经济补贴。如在创业孵化器定期组织创业知识讲座和创业培训时,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及时提供技术和法律等相关方面的咨询指导,大学生在创业阶段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如入驻柏林工业孵化器的大学生每月有2600欧元的生活费(是柏林地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3倍多),这对创业者和微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的作用。

   (五) 重视创新创业产业集群和规模化创新体系育成。强调将关联性创新主体(高校、研究所、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初创企业、大企业和孵化器等)集聚起来,培育有竞争力的行业上下游链条以及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如萨克森州“硅谷”和柏林州Adlershof科技园。经过15年培育,“萨克森硅谷”成为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和信息通信产业集群,千余家初创型企业、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和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等在创新链条上关联;柏林州Adlershof科技园依托洪堡大学应用类科学系、既有的航空研发基地、原东德传媒基地,成为欧洲创新竞争力前四的园区。

   (六) 支持并壮大社会组织提供政/企合同科研的能力。在德国创新创业体系中,由于科学院系统缘起于科学家的自发组织,在高校之外的科研创新活动主要由社会组织来承担。德国目前有四大代表性非营利社会组织(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PG;亥姆霍兹联合会,HGF;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G;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承担了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的合同研究任务,年度总研发经费超过100亿欧元,占全德科研经费投入的1/8,其中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G)与企业开展合同科研水平最高。在欧、美、亚多国设有66家国际水平的研究所,年度科研经费约20亿欧元,其每年经费的70%均来自企业的合同研发(德国高校科研经费平均水平为14%来自企业)。

   该协会采取协会为企业及各方面提供科研任务,主要采取“合同科研”的方式,客户享有弗劳恩霍夫协会各研究所雄厚的研发科技资源和高水平科研队伍所提供的优质服务,通过研究所的多学科合作,可直接、迅速的得到为其“量身订做”的解决方案和科研成果。协会将其内研究所分成了若干科研联合组,通过联合组内相关研究所、学科、题目的密切合作,以适应市场对工艺技术创新的要求。该协会是世界主要的国际性研究组织,由于其结构庞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中心战略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以“去中心自组织研究所”的方式进行平行均衡发展。

   三、 柏林州Adlershof科技园案例研究

   Adlershof科技园是柏林州,乃至德国,在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和生态智慧规划建设领域成效显著,综合创新能力欧洲排名前四。生态和智慧建设战略列入柏林州重点示范,其成功模式根据德国联邦政府和柏林州政府的规划,将在柏林州东南片区和西北Tegel机场改造开发中予以复制推广。

   区位

   柏林州Adlershof科技园位于德国首都柏林市的东南(区位类似于北京市亦庄经开区),周边有Tegel(TXL,西北方向,直线距离约30公里,车程52分钟)和Sch nefeld(SXF,正南方向,直线距离约6公里,车程10分钟)两个国际/国内机场。有四条近郊火车线路经过园区(约30分钟车程可达到柏林市中心波兹坦广场),另有两条有轨电车和两条公交线路经过。园区内部设有两个有轨电车站点,周围密集分布各种商业和生活服务设施。与此同时,私家车可在Berliner Ring A10的“Adlershof”口上高速,约15分钟达到市中心。Adlershof科技园周边是Treptow-K penick的Borrough,柏林最大的风景游览区,适合单个或多个家庭落户居住,区域内部购物广场、托儿所(nurseries)、学校、餐厅和运动设施齐全,可以游览K penicker古城的Baroque宫殿和Treptow公园,并且有开阔的林地和多个可供游览观赏的湖泊。

   科技创新的历史沿革

   Adlershof地区的科技创新最早源于上世纪初,1909年诞生了德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飞机发动机研发基地,后来成立了德国首个航空实验研究所,包括德国航天工业协会的成立,是德国航天工业的发源地。其在二战期间成为军事科技研发的重镇,二战结束后,承载东德科学院、东德国防部警卫团和东德国家电视台等多项重要国家职能部门。由于东德经济不景气并且缺乏创新人才,Adlershof经历了30年的大萧条,园区治安条件差、地下水被污染、企业居民纷纷搬迁撤离。东西德合并之后,柏林州政府代表联邦政府资助并安排国营企业对园区实施重建和管理。1991年,科技园区开始推行孵化器战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了提高该区域的创新能力,联邦政府决定将德国洪堡大学应用科学类的院系搬迁到园区,1993年园区正式被联邦政府认定为开发区,正式成立Adlershof科技园,使其从原本松散、自发的经济开始转变为园区化发展。

   总体发展现状

   2013年,柏林州Adlershof科技园占地4.2km 2,入园企业和研究机构总数首次超过1000家,2013年园区总产值17.776亿欧元,较2012年增长5.8%,园区就业数由2012年15001增长到15450人(增长3.4%)。WISTA管理有限公司当年收入1千7百万欧元(38名员工)。2014年,园区产值超过18亿欧元(公司数量约996家,15553就业量),地均产值折合30亿元/km2,约380座居住建筑。

   Adlershof科技园形成了五“城”联动的有机生长模式:(1)以光伏和可再生能源等六大产业研发体系的科技城,(2)洪堡大学科技类院系为主的高教城,(3)原东德广播电视台为基础的传媒城,(4)柏林创新中心等四大孵化器体系的创业城,(5)以建筑节能和能源转型为核心的大都市综合解决方案的柏林州未来城,在欧洲科技城区中位列前四。

   Adlershof科技园(德国高技术产业占地规模最大的园区)现状人口约2.3万人,该科技园几十年来一直是科技和传媒结合的综合发展片区。自从柏林墙被推倒之后,科技园向柏林的西南方向延展,成为首都科技和传媒创新最重要和前沿的区域之一,Adlershof科技园和柏林州保持密切联系。与此同时,该区域在开发中注重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被社会公众评为柏林最智慧的邻里单元(neighbourhood)。Adlershof科技园不仅拥有科研集群,同时是欧洲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创新中心,这里约有1.5万人在1000个商务、研究和学术机构工作,约8.5千大学生入住。Adlershof科技园不仅是技术园区,同时也是柏林cocreated and shaped by entrepreneurs and contractors的一部分。2012年,该园区有445家企业,产值(turnover)6.38亿欧元,公共财政(public funds)3000万欧元。

   功能布局

   Adlershof科技园包括九个功能组团,在园区西部规划景观公园和居住区(1),该区域毗邻高速公路和城铁,用绿化带隔离,环境安静,建筑以中低密度为主,区域东边是大面积绿地空间,供休憩。景观公园和居住区南部是东西走向、与高速路平行长达1.1公里的公园休憩带(2),该区域是欧洲第一个SITAC公园,该区域建设了休闲、运动、办公和宾馆等设施,建筑设计有古典风格,是整个园区生活、购物、商务和活动最适宜的区域。在园区西北和北部分布两块工业园区(3),约300家清洁技术型企业在此办公。园区中部是洪堡大学宿舍区(4)和教学区(5),宿舍区在建设学生宿舍的同时营造景观公园,提高片区居住的环境质量。教学区东北是都市中心(5),建有若干商务、购物广场、体育场馆、办公楼和其他公共设施,方便洪堡大学和媒体城的居民生活。媒体城毗邻都市中心,是柏林最大的媒体基地,约有150家新媒体技术公司在此落户,并拍摄电影、电视和大型公共活动。园区2/3的空间横贯中部和东部(7),是科技园的核心部分,包括约400家高技术企业、10个非大学性质的研究所和5个技术中心(相当于孵化器),发展光子和光学、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微系统和材料、IT和传媒、生物技术和环境、检测分析科技等六大产业集群,是世界上排名前15的大型技术园区。科技园的西南角是商务接待中心,同时也是园区的管理中心(8)。到2020年,预计园区就业人口达到2万,学生总数超过1万,入驻1200家企业,居住人口达到3500人。未来园区空间发展重点放在在工业园西北侧和媒体城东北侧的两块片区,以此推动园区发展为柏林州乃至德国一流的应用研究和高技术企业园区。

   建设进程

   21世纪初,Adlershof科技园开发的早期,面临严峻的形势,当时国内著名的国有医疗器械公司(medical toolbuilding)曾经运营这个拥有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园区,由于错过进入市场经济的最佳时机,公司最终在1997年破产。此后很少有大中规模的投资进入,取而代之的是小型资本的注入。早期的工业发展造成该区域的地表水严重污染,饮水安全一度危机。自2006年开始,科技园进入第三期建设,目标在Rudower Chaussee建立EUROPA-CENTER(www.europa-center.de),持续地提供办公建筑和商业综合体。整个建筑综合体将占地3.5万平米,后续将继续开发1.4万平米,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并通过DGNB(Deutshe Gesellschaft fur Nachhaltiges Bauen)的认证,该建筑同时应用地源热泵和LED照明。2010年,Adlershof Projekt GmbH代表柏林州政府接手该区域的开发。该区域基础薄弱,但是已经具备现代工业的潜力。柏林州城市发展与环境部(Senate department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和柏林州参议院经济、技术和研究部(senate department for economy, technology and research)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对科技园的基础设施更新给予支持。Adlershof科技园中建设了Ambient assisted living(AAL系统),规划在Grob-Berliner Damm和Hermann-Dorner-Allee的交叉口建设70个租价低于10欧元/m2的flats作为居住实验室。Rudower Chaussee作为Adlershof的主干道规划建设现代建筑和代表性楼宇,用于营造都市氛围。而在2013年所做的第三期规划建筑是Hamburg欧洲中心商业办公两用房,即在洪堡大学西北毗邻的14公顷土地将建设1400户住宅(容纳约2500人居住)。

   创新创业体系与孵化器

   Adlershof创新创业体系逐步形成,位列欧洲技术园区的前四。该体系的核心是由高校和研究机构组成,其中洪堡大学是德国11所最好的大学之一。WISTA管理有限公司和Adlershof工程公司则致力于将包括德国本土先进技术企业在内的优秀企业吸引到Adlershof科技园。如浩亭技术集团、Produktqualitat研究所。德国photovoltaics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的进驻,增加了地产开发商在科技园的投资。2013年柏林创新中心在科技园成立,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园为创业者和初创期的高技术企业服务的能力。

   Photovoltaics是Adlershof科技园技术创新的主导企业,带动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在园区的集聚。由于园区实施了柏林Adlershof 2020能源战略,Adlershof科技园将成为德国彻底摆脱核能和化石能源,进行能源转型的典范。Adlershof科技园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汇聚了德国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专家智库和分析专家,他们为科技园成功实现2020能源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将其打造成精细可计量的分析之城(analytic city Adlershof)。WISTA管理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坚持将Adlershof园区作为柏林的未来样板(zukunftsorte)。为了Adlershof科技园中长期空间发展的需要,WISTA区域发展团队正在增进与科技园周边邻里的联系和场地的互联互通,让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和创新能力拓展到周边区域;柏林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功扩大了夏洛滕堡创新中心的规模;集团在柏林自由大学附近建立了技术和企业孵化器;Tegel工程公司正在开发将现有Adlershof科技园成熟的城市技术予以应用的新园区(功能同样是研究与产业化联动)。Adlershof体系是在柏林建立基于知识增长的都市解决方案工具箱的核心模式,努力成为德国未来城市的方向样板(能源转型、产城联动等),Adlershof科技创新体系致力于保障柏林在国内和国际上不断吸引和孵化有未来前景的企业,而保持柏林具有国际性可持续创新能力。

   WISTA与洪堡大学、非大学性质的研究所和Technologiekreis Adlershof合作建设“Adlershof Science at Work”体系,该体系包括(1)培育高产出的邻里环境,为开拓者、研究员和投资家彼此启发设计合作型项目服务;(2)帮助创业参与者更好地认知自己的项目,并激发其不满足于已有成绩的创新热情;(3)激发创业创新者摆脱传统、过时的俗套,共同致力于新科技和商业化模式的创新;(4)促进创新创业者不断产生新的灵感,为未来城市提供更多的理念和技术方案支撑,延续Adlershof科技园的成功经验;(5)体系极力吸纳有创新思维的研究人员、项目和公司在Adlershof科技园入驻。为了构建该体系,Adlershof科技园首先开展两项工作:(1)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www.science-at-work.com网站,广泛推广将园区内外纳入到体系之中,并设置若干子项;(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3D影像和人机交互等技术,建立“Adlershof 360”,实现Adlershof科技园的智慧化,该系统包括园区所有的楼宇、联系人和室内设备信息,便于随时调入调出、维护保养和资源集成共享等。

   截至2015年1月,科技园拥有6个洪堡大学下属研究所,10个非大学研究机构,8个技术中心,3个孵化器,超过1000家企业,6200名学生,1500名教员,16000名就业岗位和1个媒体城。科技园的产业聚群主要包括:光子和光学、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微系统和材料、IT和传媒、生物技术和环境、检测分析科技等六大产业。

   自2005年开始,Adlershof科技园光伏发电产业增长速度超过园区总体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到2010年该产业发展达到顶峰。该产业由两个研究所(Helmboltz Center Berlin和Crystal Growth)、40家企业(1500名员工)参与,年产值超过10亿欧元。2011年,由于低廉太阳能模块的进口,导致了产业受到重挫,三家太阳能大型制造企业(Soltecture公司、Global Solar Energy Germany公司、Solon SE公司)破产,其他企业销售业绩下滑。面对如此困境,Adlershof科技园的光伏发电工业迅速参与到德国的“能源转型”战略中(摆脱对核能和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三年内,光伏产业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成功转型,围绕可再生能源建立了新的产业集群体系。截止到2015年5月,有40家公司(约1200名专家和员工)从事储能、能效提升和能源转换方面创新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如研发的薄膜和光伏技术,实现了从产品研发到大规模工业化的转化;开发出了100%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技术,它比使用化石能源电网经济效益更高。

   柏林创新中心管理有限公司(Innovation Centre Berlin Management,IZBM)主要工作是孵化创新型企业,目前建有三个孵化器(创新和商务孵化器,IGZ、Adlershof国际商务孵化器,OWZ、Charlottenburg创新中心,CHIC),为企业提供办公、试验、多功能展示和投资项目报批服务等。2013年,IZBM依托三个孵化器孵化了106家企业,其中77个在Adlershof园区,孵化器基本均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IGZ/OWZ,98%;CHIC,100%)。IZBM致力于吸引更多的初创企业入园设立公司;帮助企业设计融资、销售和机构建设;为初创企业提供有效的合作伙伴和市场推广等。IZBM的孵化器模式从Adlershof科技园起步,逐渐形成了在高校周边建立孵化器的商业机制,陆续在汉堡大学、柏林技术大学、柏林艺术大学等建立孵化器。柏林西南郊区的Steglitz-Zehlendorf片区管委会和柏林州政府规划在美国陆军医院建立柏林州技术和企业孵化中心,IZBM编制为其系统性编制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IZBM将作为合作发展商参与到柏林-勃兰登堡大都市规划中,进入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of Berlin (IHK)的技术委员会,参与到Treptow-Kopenick区域的IHK行动方案的执行,成为ADT-German Association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cubation Centres的成员,成为全国范围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提供商等。

   建筑租赁和场地出售政策

   园区提供新建建筑(技术中心)、翻新建筑和老旧建筑的租赁服务,最小面积要求不低于20 m2,单栋建筑最大不超过500 m2。其中办公室加收营业成本/公用设施费约为2.50 欧元/m2月,三个月起租。房地产分购买和租赁两种,地块规模在1,500m2-18,000m2之间,已经是熟地,可立即交易开发,基础地基为沉积岩,地下水位在1.5-2.5m以下,土壤不存在污染,符合柏林州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土地估价根据市场价进行评估(价格约在80-300欧元/m2,如租赁,按照6.5%年复利累积。目前在科技园的核心区域,Rudower Chaussee尚有办公和商业空间储备。WISTA管理公司为获取欧洲大公司的支持,与园区的洪堡大学合作组建了专门的企业研究团队,具体支持“柏林州Adlershof科技园2020能源战略”和“Analytic City Adlershof”等项目,并且把Adlershof科技园的技术服务营销到德国以外的国家/地区。2013年,企业研究团队调研了包括欧洲在内的约300家大型公司,通过分析和接洽,85家企业代表参与了园区的招商会议,WISTA遴选了11家公司实地到园区考察,2014年确定了其中8家大型企业有意向进入园区,其中3家确定将总部迁至Adlershof科技园(企业分别来自德国、法国和日本)。

   WISTA管理公司与洪堡大学在研究和商务领域展开合作,依托卓越行动计划(Initiative for Excellent)和开放实验室体系(Open Access Laboratories,OPAL),与综合科学研究所(Integrativ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s,IRIS)在先进材料和分析科学领域展开技术研发合作。与洪堡大学的洪堡创新公司(主要承担洪堡大学的技术转移)共同将学生、科学家和企业家聚集在Adlershof科技园以达到启动联合研究、承担技术转移项目和促进高校创业孵化等目标。同时,WISTA公司与巴西实体推进先进技术项目国家联合会(Brasilia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tities Promoting Advanced Technology Projects)、美国洛杉矶清洁技术孵化器等达成合作意向。

   为了有效提高Adlershof科技园对外服务的能力,WISTA公司计划建立园区的智库管理数据平台,将园区重要的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所的机构和人员信息均录入到平台上。Adlershof科技园(www.adlershof.de)在GOOGLE同类信息搜索中全球排名第七(2013年浏览了超过180万次),被Facebook评为德国领先的技术和产业孵化器。传媒城不仅继续开展文化演艺项目,同时围绕科技园区召开会展、论坛和科技秀等,其中“Long Night of the Sciences”吸引了3.4万名访问者来园区参观(较2012年增加了12%),其他活动也有如“My Adlershof”、“Forum Adlershof”、“Young Scientists”和“Days of Research”,建立分析之城交互平台(www.analytic-city.de)。

   WISTA的园区开发模式得到世界多个重要经济体的关注,俄罗斯、中国、巴西、泰国、秘鲁和厄瓜多尔均提出建设科技园的合作意向。2013年11月,WISTA与洪堡大学地理系签署合作协议,为建设科技园区组建支持团队。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中国广东省揭阳市分别就双边合作展开商务谈判。

   管理模式与分工

   WISTA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开展物业管理(租赁/销售)和市场宣传(国内/国际),同时将科技园里的新技术进行推广。公司提供商务信息和商务拓展咨询服务,通过网络化平台致力于开展国内和国际合作。下设的Adlershof工程公司,主要在Adlershof科技园开展工程开发、场地勘察和地产营销等;Adlershof设备管理公司主要对既有建筑(商业、办公和实验区)以及基础设施提供维护管理服务;公司专门设置柏林-Adlershof创新和产业化孵化器(由柏林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运营),主要为起步阶段和年轻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便利友好的全方位服务。WISTA总经理为国际科技园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Park)专家委员会的主席。

   Adlershof工程公司(柏林州政府控股)是城市开发机构,主要负责片区开发、总体规划管理、土地使用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Adlershof工程信托资金管理,并负责地产物业销售和整个Adlershof片区的市场推广等(类似于国内的一二级开发联动)。Adlershof科技园由Adlershof工程公司运营管理,该单位为柏林市国有控股投资。Groth-Berliner Damm为后期开发的公司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接入,这使得科技园能够促进柏林的再工业化。因此,柏林州参议院负责城市发展和环境的部门(senate department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对于该区域的投资开发商的城市规划理念高度关注。WISTA管理公司运用六个现代技术中心,包括13栋建筑,约合17.6万平米,截止2013年底使用率在86%左右。当年11月photovoltaics和可再生能源中心(ZPV)投入使用(使用率为20%)。

   Adlershof设备管理公司(AFM)从事Adlershof科技园区所有商业建筑、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的运营维护和资产管理,并为园区入驻的企业、研究所提供后勤服务。 Tegel工程公司(柏林州政府控股)主要负责德国Tegel机场片区的开发,当机场停用后,该区域将规划为开展城市技术研究和产业园区,定名为“Berlin-TXL-The Urban Tech Republic”,该决定由柏林州参议院于2013年4月通过。在中长期规划中,该园区总面积4.95km2,将吸引800家企业入驻,提供15000个工作机会,Beuth University的Applied Sciences将整体搬迁到该区域,规划学生人数约为2400人,依托高校在其周边发展研究、住宅和制造产业。Tegel工程公司将于2016年底进驻Tegel机场开展规划建设。“Berlin-TXL-The Urban Tech Republic”是柏林州智慧城市行动计划(Smart-City-Initiative of the State of Berlin)的组成部分,该规划被智慧城市国际大会(Smart City World Congress)列入“Finalist Smart Cities Award 2013”名录,成功将城市技术领域顶尖的“Metropolitan Solutions”大型会展引入到柏林Tegel。为了给Tegel机场开发打造良好的市场推介基础,编制了Berlin TXL宣传片、Future of Berlin TXL手册,并且在德国贸易和投资署、德国联邦政府外贸和商务市场署的主导下,被美国CNN的环球世界播报。当前,Adlershof科技园的投资主体已经从公共部门转为私营部门。

   四、 启示

   德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立,得益于多级政府支持与有效引导,中央和地方政策型银行融资资助,以及其本身创新创业社会组织类型发达、体系综合和基础扎实,保障了生态系统的管路通畅和有效运行。与此同时,高校科研院所重视应用科学教育和研发,注重与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在政府/非政府支持下实施应用创新,并集合企业的自发创新创业力量,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具体启示包括:

   (1) 坚持生态系统理念培育创新创业体系。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增长的主流理念,但是从模式体制和机制,特别是空间规划支撑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导则。应结合包括德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创新创业园区的经验,开发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创业园区规划设计体系。相关研究相当有限,在园区或综合体开发有创新创业的概念,但是缺乏有效的空间规划实践。让理念落地,从而探索有效模式,才可能获取可观有效的实践经验,以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园区体系,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新区应率先探索。在科技园内部,独立品牌和研究所之间的共生协同效应十分显著和务实。

   (2) 应用公私合作合营模式促进广泛参与。公共部门(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私营部门,在我国,特别是以高校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自1999年开始成规模建立,在科技部和教育部的联合推动下,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形成紧密联系,其中地方政府与大学科技园之间形成了多种有效的互动模式(宏观管理、直接管理、间接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当前,应更加密切多元化的联系,并逐渐过渡到间接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角色,通过间接管理,如资金入股等方式,尊重创新创业活动的自主性;通过组织协调从第三方为创新创业培育良好外部条件,特别是涉及跨部门、跨层级和跨行业等管理瓶颈的协调。

   (3) 重视中小企业并优先给予培育和资助。用前期投融资的方式来支持中小企业,重视产学研和市场力量的结合,特别是公私合营的模式。2012年,德国有1307家中小企业位列世界“隐形冠军”,分别为美国和日本的3.57和5.94倍。自2012年开始,实施中小企业创新核心计划(Zentrales Innovationsprogramm Mittelstand,ZIM),平均每年资助5亿欧元给中小企业。为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管理能力,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协会创造了“创新审计”的理念,并开发了“创新卡片”的计量评价体系,对创业投资项目进行动态持续监控与评价,帮助项目投资者、技术团队和管理者了解和分析项目的运作状况,并提出管理决策和优化建议。

   (4) 重视中低端创新创业空间培育和引导。德国和日本等制造大国之所以崛起依托于其对中低端以及贴近生活的持续性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局限于高精尖,重视中低端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创新创业应互相依托和转化,并形成生态系统,在拥有智力参与作为基础条件,强调资金、网络和文化的协同互动和有效促进。

   (5) 牵引高校/研究所重构支持多点执业。创新创业是我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是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实际挑战和机遇。高校教育体系导向和科研院所应加快重构,适应市场需要,设计与社会衔接紧密的教育和研究借口,避免高校/研究所科技创新与我国脱节或无效。与此同时,德国经验表明,教授职业内容也呈现多元化,参与创办研究所、开设公司等,如洪堡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Alfred Iwainsky创建计算机应用科学促进会(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Applied Computers Science),洪堡大学Anke Kaysser-Pyzalla教授在德国材料科学领域排名前25,担任Helmboltz-Zentrum柏林中心的首席执行官;洪堡大学化学专业教授Ulrich Panne,同时是Analytic City Adlershof的董事长。

   (6) 建立和健全第三方智库辅助企业研发。2013年,德国科研总投入约为825亿欧元,其中私人企业投入占67%。德国大众汽车公司2013 年的研发支出约11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德国企业创新的活力来自于其科研架构的整体优势。从政府和议会,到德国研究联合会、博世基金会等大型咨询和资助机构,再到马普学会等公共科研机构及数百所高校、研究所,各个环节的主体各司其职,始终以企业创新为核心,提供不同层面的研发服务、资金支持或政策引导。2013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11846.6亿元,比上年增加1548.2亿元,增长15%;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首次突破2%,达2.08%,比上年的1.98%提高了0.1%。当年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9075.8亿元,同比增长15.7%,占全国R&D经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4%,达到76.6%。与此同时,借鉴德国经验,重视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培育,建立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应用中不断认清创新创业机制体制,对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为制度建设提供依据。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于2011年开发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体系(包括“政府支持”、“产业发展”、“人才环境”、“研发环境”、“金融支持”、“中介服务”、“市场环境”、“创新知名度”),对中国内地154个GDP过1200亿的地级以上城市(不含直辖市)展开动态评价。

   (7) 打造促进创新创业的复合型社会组织。德国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社会组织规模和社会服务能力与高校相当,并且有独立的治理体系,是区别于政府下属公共部门的第三方。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社会组织高度信任,并给予财政支持,以研究型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在其治理结构下设置开展应用研究活动的研究所,并广泛与德国高校、科学院和企业交流合作。以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G)为代表的研究型社会组织,不断提高与企业创新的有机联系,从企业来源的合同科研费用绝对值和占比(约70%)远高出德国高校平均水平三倍以上。该协会最早为科技工作者发起的公益性组织(1949年),1952年被联邦经济部认可为三大德国高校以外主要的研究组织,1954年成立首个研究所与国防部合作,20余年得到国防部的项目支持,1977年部分管理职能授权国防部,但同期开始向市场化扩张,通过10年的社会化,国防经费由90%下降到10%。2000年,FG正式宣布完全独立成为市场化运作的研究组织,2002年度研究经费突破10亿欧元,2014年上升到20.1亿欧元。与此同时,行业型(创业联合会、工商联合会等)和基金型(德国科学基金会、大众汽车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与研究型社会组织互相配合、支持,共同实现了德国创新创业顶层设计与高校、企业的有机连接与执行。

   五、 结语

   德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培育和发达,对于德国经济的稳健和可持续起到关键性作用。德国正处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成为两化实现的关键性力量。我国新型城镇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化和绿色化迫切需要跨界融合的经验借鉴和政府主体以外的社会推动力量予以协同。德国在体系培育方面的经验和产城一体化开发的实践对于我国在城市推进五化规划建设有参考价值,进一步剖析德国促进企业力量和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创新创业的有效机制;研究政府如何支持社会第三方研发力量的建立;研究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实践路径和引导措施;研究在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新区等为代表的园区进行创新创业的顶层政策设计和规划试点示范,为政府治理改革、增加社会就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供有效实践模式和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徐振强,博士,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的顶层设计、国际合作、规划设计、激励政策和产业协同等,三年来,先后主持项目近10项(国际合作2项、部委级2项、北京市折子工程1项等),近五年发表文章54篇。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