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10:10:00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记者日前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采访了解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热潮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成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新热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链”正在形成,部分地区已经打造成创新创业集群。业内提出,未来还要进一步释放市场动能,进一步加快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让创新驱动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
——创新创业已成京津冀产业协同新热点
今年以来,来自北京的创新创业企业,特别是培育创业企业的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落户天津、河北两地。
7月初,天津开发区与来自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创业平台签署协议,双方共同打造“泰达创客+”平台。该平台将向入驻企业提供价值5000元到8万元不等的云计算、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及服务,大大降低创业企业对大数据的购买和维护成本,让没有IT专业人员的创业者,可随时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创新。
就在同一天,来自北京中关村、致力于挖掘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亚杰商会也落户天津开发区,其力争在三年内,影响、覆盖千家在天津本地有代表性的创新企业,培育百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并与当地政府在创业培训、品牌共建等方面深度合作。
亚杰商会秘书长郭基梅告诉记者,“我们希望,未来不仅能够帮助北京的创业者到天津发展,还可以培育天津本地的创业环境,将北京的培训资源、创业导师都请到天津来,让天津的创业者拥有更好的‘摇篮’,实现快速成长。”
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秦皇岛千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层大厅里整整一面墙的大屏幕上,“秦皇岛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在运营。这家一年前才从北京中关村走出来的企业,运用智能软件和云计算体系,使秦皇岛市出租车运营的总数、载客情况、具体位置都跃然“屏”上,一目了然。
据介绍,为全市3600多辆出租车安装智能终端的2000多万元均由企业投资,短短一年时间里,企业获得了市场,政府则借助高科技“东风”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一举两得。
千方科技的案例只是中关村科技企业布局“京津冀”的一个缩影。去年5月,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正式挂牌开园,仅1年多的时间,已有6家科技企业的6个首批项目正式签约,累计20多个项目进行协调推进。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大公司、中小企业还是创新创业团队,布局京津冀成为越来越多民营科技企业的自发选择。过去一年多时间内,从“政府鼓励”到“抢滩布局”,从“驻足观望”到“集体行动”,越来越多的中关村科技企业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为企业壮大的新契机。
——部分地区已经初步打造成创新创业集群
天津是我国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工业基础雄厚。2014年,天津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八大优势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90%。而记者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看到,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这里已经拥有制造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开发区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向高端智能装备领域优化升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天津艾思科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馨一年前结束了在北京的科研工作,来到天津创办企业。他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是视频监控火警,在北京虽然有很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资源,但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销售设备,都不能停留在实验室,还是要依靠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天津在这方面有优势,我们的很多设备都在这里生产和应用。”
天津开发区科技企业培育平台、天津泰达科技发展集团总工程师马萱说:“天津开发区集聚世界五百强及其上下游配套产业,积累了一大批制造业人才。而北京的优势是技术和人才,两者结合起来,在智能硬件、3D打印等领域就有很多合作的空间。”
目前,以天津开发区为代表的一些热点地区,已经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成为北京创业者的“热土”。近一年间,天津开发区内已建成、新落户和正在洽谈的“众创空间”与创新型孵化器已达16家,其中9家来自北京。依托这些专业型孵化器,天津开发区已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其中50余家企业通过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多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
不仅是天津,河北也具有市场优势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的机遇。比如,河北近两年要淘汰一大批落后产能,正努力打造节能环保、数据产业、生物工程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一些地区也成为创新创业企业的热土。
在河北省保定市建起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所属企业--中关村信息谷管理有效责任公司负责运营,其将中关村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服务、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理念和做法引入,营造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目前,华北电力大学、中关村天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赛伯乐投资集团等14家创新主体成为项目首批合作伙伴,20余家企业意向入驻。
——创新创业资源仍有潜力待挖
接受采访的基层干部、企业家和学者表示,随着中关村企业走向津、冀,形成规模聚集,三地将逐步形成包括上市公司、创新创业团队、孵化器,以及第三方评估机构、投资人和中介服务在内的生态系统。未来,还要在天津、河北两地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并由政府牵头,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以催生京津冀创新创业集群不断壮大,加速推进三地协同发展。
一方面,天津、河北等地的创新创业环境与北京相比,仍有差距,建议要统一待遇,提升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资源、人才自由流动。有基层干部提出,已经在中关村注册的科技企业落户河北时,即使是同一家公司从事同样业务的子公司仍然要重新审批资质,一些公司的资质甚至要报到国家层面审批,降低了企业落户的效率和积极性。可考虑同一家科技型企业在落户子公司时,就同一个科技项目采取备案制度,减少审批环节和流程。
还有人提出,要想培育创新创业的土壤,仍然需要在提升环境层面下功夫。要提升北京以外地区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能力,在简政放权、一站式服务、高端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课程培训等领域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受制于金融资源分布不均,津冀两地的创业企业仍面临资金短缺的压力,建议通过金融资源疏解、金融一体化等方式予以缓解。
一家互联网创业孵化器在天津地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北京的空间饱和了,很多项目虽然到了天津、河北,但还是要回到北京找资金,因为当地缺乏优秀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这个问题不解决,天津、河北就会变成北京的“厂房”和“车间”,不具备持续竞争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秀池等学者指出,科技创新资源的着陆离不开金融支持。目前,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和金融管理中心,也将不可避免的成为金融机构以及各类资金的聚集地,而天津、河北两地金融资源不足,无法为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创业企业急需“补血”。
业内建议,加快推进北京金融资源的疏解,将一些有引导、示范效果的金融创新机构放到天津,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快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等方式,让资金在三地自由流动;政府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规范和加强各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以股权投资、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对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等等。
大邑县 打造“互联网+”平台 拓展创新创业空间2015-12-10 10:06:00
自贡市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递进扶持工程”2015-12-10 09:53:00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激活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活力2015-12-10 09:46:00
共享电子商务助推创新创业2015-12-10 0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