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这里,有厚植创新人才的沃土

2015-12-03 08:55:00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通讯员 许梅杰 记者 陈彬

  展位前的人络绎不绝,吴冀平用心演示着,参观者的目光都被吸引住了,握拳,翘大拇指……各种变化的手势迅速在电脑屏幕上准确识别,皆源于演示者手腕上佩戴的绿色手环。观者的称赞让吴冀平既兴奋又紧张,一旁的牟中强、蔡天驰也一脸自豪,“喋喋不休”地向参观者介绍着他们的作品——腕带式手势识别系统。

  不久前,在吉林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吴冀平、牟中强、蔡天驰与其他两支参赛团队代表学校参赛,最终荣获大赛银奖两项、铜奖一项,集体奖一项。

  创新不止理科生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是该校的一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区,其最早的前身可追溯到1984年该校教师组织学生成立创造性研究小组。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在之前创新实验学院的基础上,正式更名成立。

  “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拔尖人才。” 采访中,该院副院长吴振宇表示,学院内的创新创业实践班吸纳校内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按照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培养,以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的设置系列课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每学期布置一个课题,通过课题让学生自主学习。”

  当记者在该校创新创业学院移动互联网实验室见到胡治江时,他正在专心处理并联臂3D打印机出现的“堵料”问题,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电子元件、组装部件等。今年读大四的胡治江与创新创业学院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研制的并联臂3D打印机已有一台投放市场。

  在创新创业学院,醉心于此的并不只有理科生。毛璐是该校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本科生,但她并不满足既有日语专业知识的学习。从大一开始,她就加入了媒体技术创新实践班,一学就是两年多,其间拿奖多项。最终,她以日语专业优异成绩免推攻读硕士研究生,现师从创新创业学院的老师金博,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与数据可视化”专业。

  得益于大连理工大学这片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肥沃土壤,毛璐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正如她自己所说:“这里,有厚植创新人才的沃土。”

  从旁听开始的创新圆梦之旅

  “吴老师,这么做还真是有点难度啊。”“没有难度怎么考验你?这才能显示出你们的实力嘛!”“是啊……”

  吴振宇手持同学们自主设计的智能车模型,十几位机电创新实践班的学生肩并肩围绕在他的周围,师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轻松愉快。在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智能车及仿生控制实验室”,这样的师生对话既是一场头脑风暴,更是灵感的大碰撞。

  在这个实验室里,有一个叫高元龙的学生。他当初加入创新实践班时,还有一个小故事。

  “那年机电班招生,考查时高元龙条件不够,没有被录取。但他再三表示自己对创新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吴振宇说,于是机电班开课时,高元龙就坚持来旁听,一连两周从不间断。看高远龙如此坚定,后来学院破格吸收他入班。

  高元龙经常跟同学“炫耀”:“我的创新圆梦之旅是从旁听开始的。”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刻苦,肯动脑筋。今年9月,高元龙和两位同学一起完成的作品《风力摆控制系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一举夺得参赛获奖作品中唯一的最高奖项“瑞萨杯”。

  在大连理工大学,像高元龙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据了解,早在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就已经成为全国首批60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之一,实施该计划8年来,培养了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仅创新创业学院每年就有300余项学生成果获得国家(国际)级奖励,每年有2000余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近年来,学生获得专利超过2000项,发表论文数百篇。

  “用心仰望创业的星空”

  2013级硕士研究生牟中强休学创业的“惊人之举”,让认识他的人刮目相看,更让他庆幸自己得益于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浓厚氛围。

  牟中强是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腕带式手势识别系统”项目的负责人,而该项目主体就是由他于2013年创业成立的大连华成天威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

  在大连理工大学,除牟中强外,还有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范例。曹健也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大一时,他就开始做家教,随着对大连地区家教市场的深入了解,他发现了一些问题,便想着自己能不能建立一个联盟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用心仰望创业的星空,让我有了实现梦想的勇气。”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中心”给曹健帮了大忙。作为学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机构,该中心采取各种方式为学生创业谋求多方支持。正是在那里,曹健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目前,曹健创立的家教 “学创壹+”已经形成了大连、阜新、锦州、本溪四地联动的格局,并在这些城市形成了良好口碑。

  付冬娟既是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书记兼副院长,又是创业教育实践班的指导老师,特别能理解曹健这样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不容易。据她介绍,几年来,创业教育实践班开设多种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思维和技能。组织开展各类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商业模拟大赛等活动,与相关部门共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给大学生提供施展创业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采访中,吴振宇表示,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单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做些小发明、小创造,而是立足于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而设置所有的课程和实验。“在大连理工大学这片人才培养的沃土上,创新创业之花正竞相绽放,愈加绚烂多姿。”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