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PT创业” 到“硬技术”当家

2015-10-22 10:38: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大”到身长两米的无人直升机,“小”到夹子大小的智能用眼检测器;“奇”到根据耳型定制很难脱落的音乐耳机、“妙”到能将自行车车轮变成LED显示屏的显示设备;“精”到能实时扫描人体构建三维模型的3D扫描仪,“巧”到能精确识别手势的智能腕带……

  日前在吉林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今年5月启动,吸引了31个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508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从中将产生300支优秀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日前在吉林大学举办的总决赛上,现场气氛热烈,还吸引了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高层及部分风投机构。

  在19日举行的创业投资洽谈会上,青岛得厚资本合伙人张伟民周围簇拥着不少前来咨询的创业大学生,许多人带着产品和详细的商业计划书有备而来,对市场和自身项目特点、优劣势分析头头是道,尤其是一些具备关键技术的创新项目,让张伟民和其他投资者兴趣大增。

  “空谈的少了,实践的多了;模仿的少了,原创的多了。大学生创业创新上,这种是我们投资者能够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改变。”张伟民说,“大家越来越看重价值,越来越注重技术。”

  以前,张伟民和他的同行们总会碰到拿着一纸PPT就来找投资的大学生创业者,滔滔不绝和雄心壮志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热情和激情让人感染,可是一些项目模仿、复制痕迹太明显,或者是盲目投身早已成为红海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互联网客户端,缺少一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硬货’。”

  这次大赛上,少了华而不实的创意,多了更接地气更接市场的项目和产品。“更加务实,更加技术流。”龙翌资本合伙人谭茗洲兴奋地说,“看到一些产品,我都想第一时间使用。”

  让“行走江湖”这么多年的谭茗洲跃跃欲试的,是一个可以个性化定制的音乐耳机,他觉得,此项目完美解决了运动时耳机频繁掉落的痛点,极具投资价值。“创新创业一定要瞄准真正的价值。”谭茗洲说。

  耳机研发者、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慕声科技”团队负责人俞辰介绍,用手机拍张自己耳朵的照片,在线传输和下单,几天后便会收到根据自己耳廓形状订制的耳机,价钱只需300到400元人民币。现场演示时,团队成员带着耳机让别人往下拽,谭茗洲亲自上去试验,“真的很难掉下来”。

  而这看似简单的定制背后,是团队对耳型的建模和数据库构建,经过大量的技术和算法研发,最终才确定出几十种可以涵盖绝大多数人耳型的模型,进行精准匹配。“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涉及微电子、材料学、声学等许多领域的难题,逼着我们去研发,一边创业,一边学习,‘创学相长’。” 俞辰说。

  参赛之前,“慕声科技”早已经获得了金额不小的投资支持。这次决赛中又被许多风投看好。“创新创业不是论文答辩,做得好比说得好重要太多。”俞辰说,“不拿点硬货出来,人家凭什么投钱?”

  “投资人见多识广,没有硬货,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想从人家兜里掏钱?怎么可能。”南昌航空大学团队指导老师朱延平说。他们带来的无人机采用太阳能动力,可在空停留4个小时以上,非常适合油管、输电网络等危险程度较高的远距离设备巡护,市场前景广阔。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