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创二代”的“两岸搭桥术”

2015-09-10 11:08:00    来源:新华网    

  孟宪霆在两岸金桥(福建)就业训练机构里。新华社记者 许雪毅 摄

  新华网福州9月6日电(记者许雪毅)在台中酒吧碰到一群东海大学的学生之前,孟宪霆正对事业和前途感到沮丧和迷茫。

  作为台商第二代的他,2012年毕业后接手父母在福州创办的两岸金桥(福建)就业训练机构。当时,爸妈年近古稀,成立于2005年的“两岸金桥”也面临“七年之痒”。例如虽然设立了网站,却疏于维护,乏人问津。

  生于1989年的孟宪霆想,该让公司做一些改变了。还在厦门大学国贸系就读时,他就在公司里帮着校对教案、安排考务流程等。但真当了总经理,孟宪霆跃跃欲试,却有点无从下手。

  “你一个年轻人,刚回到公司,发现一切都照流程走,好像没什么可帮忙的,那时候蛮失落的。”他说。

  孟宪霆带着疑惑,回到台湾寻找答案,从桃园、台中一路考察,了解经常合作的台湾学校、老师近期在做什么。在台中自家楼下的小酒吧,他遇到了那群即将毕业的东海大学学生。

  “如果我们可以做一切背书,帮你把想要的服务都做好,你有没有兴趣到大陆就业?”孟宪霆尝试着提出设想。结果得到大家的热烈回应,一名其他院校的台湾学生也跑来询问:“我怎么联系你?”

  孟宪霆坚定了看法:“台湾年轻人随时随地都在寻找机会,他们也愿意来大陆闯一把,只是找不到出口。”

  他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台湾年轻人不了解大陆。2009年有台湾朋友质疑:“大陆也有刚上市的iPhone 4s?山寨的吧!”正在厦大念大二的孟宪霆把班上大陆同学的32个iPhone 4s通通拿过来,叠成一叠,把台湾朋友给“吓大”了。

  “一个人会惧怕,是因为未知。如果我们告诉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将面临什么情况,可以用什么方法应对,就能打消他们的‘登陆’顾虑。”孟宪霆说。

  孟宪霆找到了创业支点:“以前公司主要做两岸培训、人才交流、展会活动,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扶持、分析、服务台湾年轻人来大陆落地。”

  指着墙上的“两岸金桥台湾分支图”,孟宪霆信心满满地说:“除了大陆的机构,我们在台北、桃园、台中、台南、花莲都有分部,高雄分部这个月也将开幕。”

  孟宪霆在讲述公司近期工作安排(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雪毅 摄

  10年来,两岸金桥完成对台湾同胞的职业技能鉴定2万余人次,做服务也有优势。对此,公司里有人点赞,也有人泼冷水。“等于说要从培训机构变成服务机构,一些长辈觉得会增加公司成本,却不一定有收益,吃力不讨好。”孟宪霆说。

  但这位“少当家”很坚决。“我们要把服务台湾年轻人做成明星产品,这可以塑造公司的文化和个性,我们就是一座两岸的金桥,就要做人与人的融合。”

  在他看来,“两岸金桥”有点像“支付宝”。“淘宝巨大的成交量离不开支付宝这个第三方平台,我们希望顺应两岸大潮流,搭建便利双方合作的第三方平台。”

  如今,孟宪霆构想的平台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看好平潭“综合实验区”和“自贸区”政策叠加蕴藏的光明前景,不久前他把机构落户在平潭台湾创业园。墙上的行事历显示,从8月到11月,公司每个月都会组织台湾学生出团赴平潭培训、鉴定,相关工作已安排到了12月份。

  公司的网络平台也搭建起来了。“我们推出‘看见台湾’微信公众号,成立3个月粉丝已经破万。下一步我们将推出‘看见大陆’微信公众号,让岛内台湾青年更好地‘看见大陆’。”他说。

  孟宪霆也开始为两个孩子谋划未来。“以前我还纠结要不要让孩子回台湾生活,现在我期待平潭的教育、医疗设施完善,孩子们可以就地上学,太太周末可以带他们到台湾看展览,两个多小时的航程,来来往往,把他们培养成新一代的‘两岸通’。”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