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名院士汇聚上海张江谋创业 享优惠创新政策

2015-08-25 09:5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当前,我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科技创新是决定性力量。作为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先行先试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分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深圳、江苏苏南、天津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研采访。从今天起,本报记者将带您走进这些创新的热土,分享他们创新的行与思,希望对各地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有所启示。

  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理念是搭建产学研共聚互融的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加快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企业成长。图为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检测。本报记者 董碧娟摄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健全市、区、园行政审批改革联动机制,形成申报、评估、放权的快捷流程。图为群众在张江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大厅办理手续。本报记者 董碧娟

  8月6日,一位金发的外籍人士走进了上海出入境管理局大厅。他环顾四周,很快找到了有“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入境管理局办证服务点”铭牌的窗口坐了下来。工作人员麻利清点了他递上的材料,再询问了一些问题。不到10分钟,这位外籍人士便起身离开。今年年内,上海出入境办证窗口都将增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入境办证服务点”,目的是通过更高效的出入境服务,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张江。

  在深度调研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曹国英如是评价:“张江之所以极具活力,正是因为善于‘众筹’。这个‘众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众筹,而是众筹思想、方法和资源。”

  这个夏日,穿梭在白云绿树相映的高楼间,《经济日报》记者试图追寻张江“众筹”创新的足迹。

  用软方式谋求硬结果

  让适合管理的人去管理,让适合服务的人去服务,让适合创新创业的人去创新创业,高新区应该用软的方式谋求硬的结果

  “张江管委会就这么点人,你们到底能做什么?”这是上海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曹振全时不时会听到的质疑。的确,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二园”,遍布上海17个区县,面积达531平方公里;可管理班子5个处室,仅29个编制。

  面对这种质疑,曹振全很有底气:单纯依靠几十个人可能是做不了所有事,但如果能把社会资源为己所用,把政府有限的资金和好的政策当做“引子”,调度社会一起来做,力量就是无穷的。

  “与其做一个台前的管理者,不如去做幕后的协调组织者,让适合管理的人去管理,让适合服务的人去服务,让适合创新创业的人去创新创业,这恰恰是我们新时期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就是要用这种软的方式谋求硬的结果。”这一点,曹振全很坚定。

  要以“软”谋“硬”,充分调度资源“众筹”创新,必须先将内部机制理顺,在“钱”和“权”上先做突破——

  先说“钱”。在新一轮的张江专项资金从每年的25亿元增加到33亿元之初,管委会为怎么用好这些钱着实感到发愁。可逐渐,他们通过深入了解需求和问题,创造性地制定了将近100条的张江专项扶持政策,努力让这些钱真正用在创新最需要的地方。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创新促进处处长马文刚介绍说,与传统的拨款支持不同,张江采用拨改补(企业干完了再补)、拨改保(融资担保)和拨改奖(事后奖励)等多种支持方式,将补助真正聚焦在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效上,同时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创新有时并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而是一个过程。但是很多项目申请时都限定了一定要在什么时间启动和完成,很容易让项目流于形式。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就探索实践事前、事中、事后都能补。”曹振全说,比如他们先明确一段时间的项目支持重点,申请项目只要在这个范围内,而且通过评估,哪怕今年年底才申请,申请之前花的钱也都会给予补助。这样一来,创新者就可以不等不靠,放心大胆、专心致志地去做研发。

  再说“权”。记者走进张江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大厅,看见人们在各窗口前井然有序地办理业务。记者打听到,在最难的基建项目审批上,其他地方需要220个工作日,在张江只要40至50个工作日就能完成。他们还梳理了包含40项行政事项的权力清单,贴在中心醒目位置,让更多人变盲目的“室外跑”为心中有数的“厅内踱”。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侯劲告诉记者,张江建立健全市、区、园行政审批改革联动机制,形成申报、评估、放权的快捷流程。他们指导分园管理机构完善承接行政审批的管理服务机制,张江核心园、金桥园、陆家嘴园进一步健全一站式服务中心,其他分园依托区县政府建立服务窗口和绿色通道。经评估,不同行政审批时间均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书写遒劲有力的“人”字

  人才是张江“众筹”创新的重中之重。高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高端,更需要人才高端。如何把世界高端人才吸引来是张江着重努力的方向

  “我叫徐克,不是香港导演徐克,是河马动画的徐克。”这是上海河马动画设计公司CEO徐克常用的一句自我介绍。10多年前,徐克海外留学归来,投身张江开始创业。10多年后,他带领团队将中国原创3D动画电影送到了北美、欧洲、亚洲的十多个国家发行,向着把“中国动漫钉在好莱坞的墙上”这个梦想越走越近。这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选择来张江,就是冲着“这里的人最容易沟通,与市场经济最为接轨”。

  人才是张江“众筹”创新的重中之重。正如曹国英所说,“高新区发展到这个阶段,不仅需要产业高端,更需要人才高端。如何把世界高端人才吸引来是张江着重努力的方向”。目前,张江集聚了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43所高等学校、50多家国家科研院所、34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3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0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159名院士、380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万多名归国海外留学人才、20多万名科技人员以及6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正汇聚张江示范区创新创业。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