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科学园成栖霞创新型经济发展新平台

2015-08-20 08:53:00    来源:南京日报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等产业

  2012年6月,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尹春华,在南大科学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经过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辅导,现在我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发出无线有线一键通、GPRS血压计、智慧养老平台等一整套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如今已是南京爱普雷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产品已经销往全国50多家养老中心。

  “像这样的青年创业项目,仅创新创业学院就孵化了69个,加上紫金山天文台等4个科研院所,南京大学量子微结构等4个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德佐等100多家创新创业企业,南大科学园集聚了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人、省‘双创’人才6人、市‘321’人才26人,成为栖霞区促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新平台。”南大科学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剑表示。

  坐落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北部的南大科学园,是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依托南京大学及周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倾心打造“智慧核”的重要载体。

  园区于2009年8月正式组建,南大科学园规划占地面积650亩,建筑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15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在建科创载体17万平方米。

  科学园以“科技、人文、创新、低碳”为发展理念,开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等方面的创新创业。

  依托仙林大学城科教资源,打造众创空间

  “仙林大学城科教资源丰厚,创新创业资源突出。这为科学园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王剑说,依托这一资源优势,科学园出台政策引进科研院所,并专门拿出一栋楼,作为创新创业大厦,为南京大学等高校师生打造众创空间。

  目前,紫金山天文台总部及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已落户科学园,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环保部南京环科所、武汉中合绿色建筑示范基地等大院大所纷纷入驻;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与科学园共建的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量子调控等4个国家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亦已落户。

  与之配套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随之而来。做气体检测的正康检测,听说环保部南京环科所落户科学园,立即买了两层楼,将企业搬到科学园。南京农业大学一个教授,在科学园创办公司,以“三生万物”的理念治理土壤。

  1.5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大厦,集聚了30多家创新创业企业。其中,既有主攻智能交通的金晓电子,也有做建筑节能方案设计的丰彩节能,还有研究绿色绿源的上市公司天沃科技,等等。

  “这些企业的科技创新创业质量都很高。”王剑说,今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上,江苏德佐孙安教授的大功率放大器研发产业化项目和沃土新材料赵志刚教授的高性能碳纤维膜在家居采暖中的应用推广项目,分别获得全省一、二等奖。我市仅此两个项目获奖。

  引进硅谷创新型孵化器,已孵化41个创新创业项目

  抓大不放小。南大科学园在集聚大院大所和众多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同时,利用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这一平台,以类似硅谷的创新型孵化器,对一些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孵化,累计孵化69个创业项目。其中,已毕业项目41个,在孵项目28个。运策网、猎贝等项目还拿到了几千万元的投资。

  创新创业学院,由南京大学和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英国华威大学共同建立,主要为市“321”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以及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辅导和培训。学院定期组织青创沙龙等活动,聘请美国莱特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颜嘉之、美国贝尔实验室电气工程师萧林、江苏诚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平等为创业导师,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筛选、辅导。

  “2个月提升创业软实力,10个月进行产品与市场匹配、团队建设方面的培训,并进行投资推荐。”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每周举行“青创周末”,每月都有“青创沙龙”,以案例分析、企业家演讲、创业团队路演等多种方式,激励青年创新创业。对有意创新创业的青年,则予以创业辅导和培训,帮助他们引进风投,等等。

  “南大科学园的最大优势在于生态环境优美、科教资源丰富、产业生态优越。”王剑说,伴着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和我市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东风,科学园将继续引进科研院所和创新创业企业,并做好相关服务,将仙林大学城的科教资源优势与栖霞区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将科研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本报通讯员 陈宁 王殷洁)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