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10:24:00 来源:科技日报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10月20日落下帷幕。同一天,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出批示或讲话,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教师,对此深感振奋。
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2002年4月,教育部就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开启创业人才培养的局部试验性阶段。不过,直到2015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众创空间”“创客”等新名词逐渐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创新创业教育才真正意义上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然而,作为一个新事物,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共识上尚未高度统一,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还纠结于一些概念性的问题,比如“创业能不能教?”“高校要不要开展创业教育?”
而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现如今这些已是不证自明的基础性常识,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创业该如何教?”“如何分门别类地培养创业人才?”“如何基于创新开展创业实践?”等等。之前,高校往往满足于培养少数几位创业明星,现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为自己“正名”,它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让更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可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纳入教学主渠道、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来倒逼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
我认为,基于何种理念、如何实施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过去的高校环境中,想要继续深造和就业的学生都有清晰的通道,但立志于创业的学生一直有“师出无名”的尴尬现象。现在,教育部门顺势而为给创业的学生明确了道路,各地各高校也建立起分层分类的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正好弥补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短板,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更大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当然,即使在创业氛围最浓郁的东南沿海高校,人人都成为创业者也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还是有许多学生并没有创业的冲动,特别是较难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去创业,比如建筑专业的学生、师范生等等;另一方面,创业比起就业而言,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能力以及整合外界资源的要求,即使你想创业也未必就能创业更难言创业成功。然而,创新思维、创业技能、企业家精神等却是每一位当代大学生都需要具备的本领,这也恰恰正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点,也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契合点,这也使得“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有了坚实的依据和肥沃的土壤。
也就是说,创业不应该只是纯粹的商业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校生创业固然可喜,毕业后先就业积蓄一定的资源后再创业也是勇气可嘉,即使不选择自主创业,在各自工作岗位发挥好创新创业精神,从事“岗位创业”也是种非常好的选择。可见,创新创业教育要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窠臼,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教育,关键在于播撒创新创业的种子,而不是制造流水线上的产品。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每个学生的创业需求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扶持,需要得到个性化的指导与发展。由于学生的专业、个性、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创业人才培养一定要遵循分层分类的基本原则。比如温州大学积极探索“立足区域、分层分类、专业融合、协同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立足温州区域独特的创业文化与创业资源,为创业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搭建校内外互动的创业实践发展平台,持续推进学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才使更多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心无旁骛”地勇敢去开拓属于自己的创业生涯。
创业过程往往繁复艰辛,但创业历程一定会帮助青年学生成长!对每一位大学生而言,创业更像是一次探险旅行,沿途的美景会让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而最美的风景总是在人迹罕至之处,等待着勇敢者来发现!
围绕“三个转变”服务创新创业2015-10-21 09:57:00
以改革精神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2015-10-21 09:40:00
专家解读"双创":全面推进众创发展 释放创业创新潜能2015-10-20 15:02:00
专家解读:积极稳妥发展众筹 拓展创新创业融资新渠道2015-10-20 14:46:00
高校创新创业体系构建的问题与思考2015-10-20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