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6 09:56:00 来源:广西新闻网
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市统计局昨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13.4%的有创业实践。其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最高,对创新创业有兴趣的比重为89.6%,分别高出本科生和研究生13个和19.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高职生创业实践者比重也更高,分别高出本科生和研究生5.2个和8.9个百分点。而在被调查的本硕博毕业生中,有近五成的学生选择毕业后“找工作”。(9月1日《北京晚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说创新创业兴趣并不一定能反映大学生现阶段和将来创新创业成果的多寡,但保有此种兴趣才能点燃创新创业的激情却是毋庸置疑的。超过七成的受访者有创业兴趣确实令人欢欣鼓舞,然而本硕博学生的创业兴趣低于高职生,做出毕业后“找工作”选择的比例高于高职生的数据却也如“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调查针对的是大学生,但笔者认为,这一结果再一次拉响的却是基础教育的警报。
我们的教育对创新创造意识的培养是不是缺少点什么?目标设置整齐划一,教学内容古旧空灵,课堂教学刻板灰暗,练习训练机械重复,问题答案分明唯一。教育改革呼声虽然一浪高过一浪,但服务于高考的应试传统却从未真正被人们抛弃。教师带着镣铐跳舞,学生独木桥上行走。个性常受禁锢,创新亦成奢谈。因此,对于大多数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虽决定了录取的批次,但跟创新创造、实践操作能力却难成正比。也正是因为如此,浙大一道“煮干面和煮湿面谁花的时间更长”的面试题才“碾压”学霸成“神题”。
我们的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幸福感是不是太单一?分数决定成败,成绩成就英雄。按批次划分高校录取分数线虽然公平、公正、客观,但也让“唯分数论”潜滋暗长。教师以对教材的把握契合于参考资料为光荣,学生以试卷的解答接近于参考答案为幸福。“冰雪融化变成水,满分;冰雪消融变成春,零分”,过去不是笑谈,如今仍有发生。在整个基础教育甚至部分高等教育阶段中,学生的幸福感大多来自对所学知识的滚瓜烂熟,来自考场上的自我超越,而极少来自创新创造,甚至标新立异。
没有创新创造意识的培养,学生脑海里难以迸发出创新创业的火花;没有创新创造成功的幸福体验,创新创业的火花难以蔓延成创新创业的熊熊烈焰。虽然说超过七成的大学生受访者有创新创业兴趣,但若不是因为他们面临日渐严重的“找工作”难的现实压力,此比例又将下降多少?剩下的又有多少能够经受住创业道路上各种磨难的考验,并永葆创新创业的激情?
高职生的创新创业兴趣浓厚固然让人欣喜,但本硕博学生低于高职生的创新创业兴趣比例和高于高职生的选择“找工作”比例,却着实令人心焦。家庭、社会和国家对他们的教育付出明显高于对高职生,他们本身的知识层次也略胜高职生一筹,人们对他们的创新创业自然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因为,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一个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教育的警报已经再一次拉响,端正学校办学思想,更新学校办学理念,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在创新创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已刻不容缓。(王征平)
原标题:本硕博学生创业兴趣低,拉响教育警报
稿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
原标题:本硕博学生创业兴趣低,拉响教育警报
专家:青年创新创业应借“互联网+”寻找商机2015-09-06 09:29:00
以色列产业界人士看好中国科技创新创业前景2015-09-06 09:07:00
众创空间:小生态蕴含大能量2015-09-06 09:02:00
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走在创新创业的前列2015-09-06 08:49:00
挖掘“众创空间”的增值潜能2015-09-02 1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