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6 08:49:00 来源:科技日报
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走在这一工作的前列。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电子技术,尤其是随后兴起的微电子技术把人们带到了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2010年以来,由于移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交叉渗透、深度融合,又直接把人们带入了高级信息社会。可以说,真正的信息时代才刚刚开始,这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两大趋势已十分明显,一是信息技术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出现全新的技术,但它与其他关联技术的融合发展又不断产生出新的交叉领域;二是信息技术向其他行业的全面渗透,尤其是与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结合,正在颠覆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所以,只有在“互联网+”的时代,依靠个人智慧而进行的万众创新才成为了可能;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很多行业都打开了长期封闭的大门,降低了门槛值,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了。这与电子技术时代的创新创业严重依赖于硬件平台不同,“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与硬件条件的关联度大大降低了,使得大众创业不仅成为可能,也成为了现实。“互联网+”的“+”就是跨界,就是要跨界创新、交叉创新,只有抓住了跨界创新这个关键,跨入到别的行业、领域,才能把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深度融合,使“互联网+”真正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
作为一所完整覆盖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国家985工程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基于自身的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以“互联网+”创新创业为核心,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例如,借鉴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发展历史与发展模式,实施“一校一带”战略,即在清水河校区及周边形成以“互联网+”为核心,集教育实训、孵化转化、加速发展三大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带”,打造学校、政府、市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链,同时主动对接学校周边的it巨头,真正将学校在信息领域的综合优势交叉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去。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培养泛信息化人才、夯实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厚实基础,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电子科大的考虑是:要打破原来按一级学科,甚至二级学科的专业化培养模式,打通电子信息领域5个主要一级学科(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进行泛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按照年级进行三个阶段和三种人才类型培养:大三甚至更早就进行分流,尽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专业通识教育和人文通识教育;针对学生毕业后的不同出口,对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等进行分类培养。
相对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高校科研组织方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应该着力探索新的模式。电子科大的做法是:成立创业学院和校院两级创新创业中心,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面上覆盖、点上突破、全面普及、重点培养。具体而言,重点挑选500名、200名、100名学生分别进行创新创业实训、实战、孵化上市。首先要让三五个以上的学生经过前期的碰撞、交流提出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再让青年导师加入团队进行引导,最后引入国家级科技平台或科研大团队的软硬件资源作为支撑,形成“1+1+1”的创新创业组织育成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挖掘“众创空间”的增值潜能2015-09-02 10:29:00
冷静看待“七成大学生想创业”2015-09-02 10:25:00
聚焦创业反证大学生“就业难”2015-09-02 10:20:00
2015西安市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众创空间与创业投资峰会举行2015-09-02 09:13:00
互联网+物业“钱景”可观 达万亿级消费2015-09-01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