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十年·同心)两代台湾人的郑州奋斗:一种传承,两样精彩
中新社郑州8月26日电 题:两代台湾人的郑州奋斗:一种传承,两样精彩
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
“我在北京上大学每次回来的时候,我妈妈会带着胡辣汤去高铁站接我。”台湾新北女孩席嘉怡说。
席嘉怡是一名“90后”,很小就随父母来到郑州。2017年,席嘉怡再次回到郑州,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的她,决定跨界做“美容大王”。
“我以前是属于路过美容院门口10次都不会进去的人。”当看到大陆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自身内在与外在提升,席嘉怡认为这是一次商机。她也希望通过创业扭转大家对美容行业的一些偏见。
为此,席嘉怡和团队借鉴台湾美容业经验,通过高性价比、透明消费等经营模式消除消费者误解。至今,席嘉怡和团队已在郑州开了17家连锁门店,遍布各大商圈,广受顾客好评。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席嘉怡及时调整战略,通过直播带货、创新管理等,带领品牌渡过难关。
席嘉怡的父母在郑州已创业33年,见证了郑州高新区从一片荒地中拔地而起。母亲万受菊介绍,刚来时觉得空气不好,打长途还要去电信局。但受益于大陆快速发展,公司现有300多名员工,主打的孕妇装品牌,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10年至30年工龄的员工近90人,有的员工两代人都在公司工作,多年来大家都是'一家人'的相处模式。”
“从小看父母一直这么拼,我觉得我没有借口让自己‘躺平’。”席嘉怡说,从学习到工作,父母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深深影响着她。而在父母眼中,席嘉怡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和大陆青年相差无几,她敢闯敢拼的性格与大陆有志青年并无二致。
父母口语中仍有台湾腔,生活中保留着一些台湾习俗。席嘉怡更像是两岸的“融合体”,普通话、闽台话自由切换,偶尔还说上两句郑州方言。
如今中原文化借综艺节目频频出圈,席嘉怡也如其他年轻人一样对此着迷。2021年,“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上演后,她专门跑到河南博物院感受穿越的文化魅力。每次回台湾,席嘉怡都会将在郑州的所见所闻所食分享给亲友。“如果有机会,我会推荐他们来豫博(河南博物院),里面有非常多的藏品。”
作为一名在大陆长大的台湾人,席嘉怡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台青了解郑州。她直言:“郑州已从一个天天挖沟的'小土城'变成了高楼林立、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大都市。”
母亲万受菊则表示,郑州现在商品琳琅满目,整体建设与北上广等大都市无异。“河南有惠台60条政策,我们都是同等待遇了。”
席嘉怡感慨,从10年前的互联网,再到后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越来越高端,如果不努力,总担心跟不上时代。“郑州充满希望和机遇,为台胞、台青成长成才提供无限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