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台青扎根祖地15年:走出“舒适圈”,成长得更快
中新网漳州8月15日电 (张金川 廖珍妹)“是我自己想留在大陆,而且大陆发展机会比台湾多很多。”台湾青年何冀杰“登陆”15年,庆幸自己比很多台湾同龄人都成长得快,“有机会见到世面,学到更多的本领。”
1984年出生的何冀杰在台湾读完大学后,于2008年被父亲叫来大陆工厂实习,几年后开始管理千人工厂。后来,他另起炉灶,自己创业当老板。
“现在的台湾人很少出来,他们真应该来大陆走走,才知道落差有多大。”云霄县全业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冀杰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漳州是台胞主要祖籍地,祖籍漳州的台胞占台湾总人口的40%左右。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台商回到祖地,投资兴业。何冀杰的父亲何希灝,就是其中的典型。
何希灝祖籍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马铺乡,是入闽经商的台商先行者,曾连任多届漳州市台商协会会长。在任期间,他积极帮助家乡引进台资台企,扶助“登陆”台商发展壮大。
“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大多在台湾当电脑程序员,朝九晚五上班;而我有机会去管理一个规模还不小的工厂,机会很难得。”何冀杰告诉记者,父亲热心为台胞服务,公司的事基本交给他;他倍感压力,但成长也比同龄人快。
“登陆”两年后,因缘际会,何冀杰邂逅一位大陆姑娘。他说,妻子是漳州云霄人,二人于2015年领证结婚,现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太太是位全职带娃的贤内助。
“父亲是老一辈台商,他曾经的成功模式,未必适合当下。”成家之后的何冀杰,有了自己的立业梦。
他说,他不认可继续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父亲在工厂管理理念上有过一些分歧;他不想遵循父亲为他铺好的发展之路,想自己创业,证明自己的理念和思路也能行得通。
走出“舒适圈”,何冀杰自己创办一家公司,主要从事各种电感器、充电器、变压器等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大,何冀杰从过去的内销为主、外销为辅,转向重点拓展内销市场。
“大陆人多,需求旺盛,电子类产品常常几个月就更新一次,因此既拼价格,更拼出厂速度。”何冀杰认为,大陆经济发展迅速,未来电子产品应更注重品质,而不是数量,企业发展方向要往精致、高技术、高质量方向努力。
追随父亲的脚步,何冀杰扎根祖地,发展事业,也尽力服务台胞台商。他表示,父亲虽已过世,但是父亲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全心全意服务台商的努力,深深地影响了他。
在漳州,何冀杰成为当地法院的一名台胞陪审员,积极参与涉台案件的审判。他表示,在台胞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和提供帮助,维护台胞合法权益。
“父亲一生都致力于两岸融合发展,也寄望自己多做贡献。”身为台湾女婿,何冀杰表示,将继续扎根祖地,做好企业的同时,为服务台胞创业,更为祖地乡亲福祉多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