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在大陆留住“乡愁”
新华社厦门12月10日电(记者李慧颖 邓倩倩 褚萌萌)乡关何处是,两岸皆故土。一群来自台湾的年轻人,正投身到大陆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他们是乡村营造师、老街规划师、生态“新农人”……从产业培育到古厝活化,从文化创意到驻村乡建,他们在大陆广阔田野间找到筑梦的舞台,他们改造乡村面貌,守护乡土文脉,留住“乡愁”。
乡村营造师:像水滴融入大海那样融入村庄
来自台北的杨于萱,作为厦门海沧区东孚街道过坂社区的乡村营造师,在此已驻村两年。她所在的社区,位于厦门周边的天竺山麓,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村庄修复古厝、整治环境之余,还引进了职业乡建人士落地式陪伴。2019年,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的两位台湾乡村营造师来驻村,杨于萱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工作被称为‘陪伴式乡建’。”杨于萱说,就是借鉴台湾的社区营造理念,扎根村居开展调研、文化挖掘、策划方案、人才培养,让村庄真正活络起来,而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改造。
“要像一滴水融入大海那样融入到村子里。”在她看来,乡村营造师就像寻宝者,一头扎进乡野,以“新村民”的视角,发掘和保护乡村的文化和禀赋;又要像一个护航者,深度参与到乡村发展过程中,为古旧的村落凝聚起新的精神气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建设家乡。
两年来,杨于萱和同事举办“晚间老年大学”,柔力球、广场舞、腰鼓、歌仔戏,来上课的阿姨老伯们,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举办“儿童议事会”,让孩子们学习和探讨“碳中和”这样的新名词;举行全村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多数来自几年前还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家……
“人的精气神不一样了,村子就会‘活’起来。”杨于萱说,看到不识字的老阿姨们穿上学士服参加“老年大学”的毕业礼,看到以前寡言羞怯的村民们落落大方地为游客们导览解说,看到年轻人回乡建设,村里的创意民宿、咖啡庭院带来人气和活力,“这时就会觉得自己就是村子里的一员,人和人之间情感的连接线,会编织出乡村新的图景”。
老街规划师:打造大陆版的“大稻埕”
福建省闽清县梅城印记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是台湾规划设计师曾芝颖在大陆参与的第一个项目。2018年底,她带着团队入驻梅城老街。
“乡村和老街连结着大多数人儿时的记忆,能唤起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怀。”曾芝颖说,为了留住“乡愁”,在改造老街的过程中,他们团队用纪录片将老街蜕变的过程记录下来。
在这里,曾芝颖欣喜地看到,街区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古街内,大多数房子仍住着原先的老居民,她和他们恰似亲人般相处。街边的百年饼店、老中医馆、庙宇,她都如数家珍。
“穿梭在老街上,感觉和台北的大稻埕很像。”这里常勾起曾芝颖对家乡的记忆,“我们在台北也参与过一些老街改造的项目,保留老建筑、老字号的同时,通过创生让老街活化。”在改造完成后,曾芝颖继续参与第二期工程,规划引进适合的业态。
她邀请台北特色街区——大稻埕特色街区的青年代表来做交流,还创造了“梅城聚场”,为闽清县的特色老店做品牌翻新,在保护古厝的基础上,咖啡馆、酒楼、酒吧、直播电商等新颖业态纷纷进入街区。
“让每个乡村都变成独具特色且有温度的村子,是我们参与乡村振兴的初衷和愿景。”曾芝颖说。
“新农人”故事:承载两代台商的生态梦想
福建福清市镜洋镇占地300多亩的绿生园生态农场,从凤梨、芭乐、莲雾等台湾特色水果,到草莓、西瓜等应季瓜果种类丰富,农场由台湾青年刘元楷和父亲刘进裕共同创办。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农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了加速“回血”,在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后,刘元楷和父亲试探性地推出了一系列采摘活动。
农场设计的创意体验,让绿生园的采摘迅速爆火。在大门后方的一处温室大棚内,一排排一人高的铁架依次排开。“这是我们农场主打的立体空中采摘模式。”刘元楷介绍,“我们将草莓、凤梨放在铁架上种植,成熟之时,整座铁架从上到下结满草莓,顾客们‘唾手可得’,方便快捷,也能轻松挑选。”
投身大陆乡村农业八九年,刘元楷以大陆“新农人”自居,常常用网上直播的方式推介农场,今年旺季,农场每天游客近千人。
“虽然这边和台湾气候有点区别,但是人文风情跟台湾相似。”刘元楷说,想起小时候,他经常放假去乡下爷爷奶奶家,“没想到长大后会来到大陆乡村生活,就像回到家一样”。
刘元楷说,今年出台的“农林22条措施”对台农用地给予诸多保障,同时大陆还鼓励台资企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这让他受益匪浅,原本一些新的品种在大陆培育需要较为复杂的申请手续,现在都简化了流程,也让更多优良品种可以在大陆培育。
未来,他希望能够继续打造大众喜爱的休闲农场,增加互动项目和娱乐设施,让更多人在农场中找到“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