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台法律法规政策落实落细 厦门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站”
(台海观澜)惠台法律法规政策落实落细 厦门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站”
中新社厦门7月2日电 题:惠台法律法规政策落实落细 厦门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站”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厦门在推进惠台利民法律法规政策落实落细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着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
中新社记者日前随中央依法治国办组织的“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深入厦门实地采访,对其创新服务台胞台企印象深刻。
厦门拥有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台商、台胞、台企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这里现有常住台胞约12万人。伴随闽台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台胞台企登“鹭”创业、就业。
厦门市行政审批管理局由此携手厦门市台港澳办,牵头8个行政管理部门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的11个审批窗口,设立“台胞台企服务专窗”,统一受理台胞台企审批服务事项。自今年1月1日起,该专窗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台胞、台商、台企提供专业的“一站式”便捷服务。
厦门市行政审批管理局副局长陈玉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台胞台企服务专窗”的设立,是厦门进一步推进大陆一系列惠台利民法律法规政策落实落细,提升对台胞来厦投资兴业、居留生活的服务保障水平和质量,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重要举措。
厦门市台港澳办台胞服务中心负责人汪洋告诉记者,“专窗”优先服务台胞台企,对部门内业务执行通办;安排熟悉审批业务的“涉台服务专员”,负责为台胞台企提供服务。
“专窗设立后,在厦就业、创业、生活、投资的台胞台商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汪洋说,专窗设立仅两个多月就累计为台胞提供服务近500人次。
如今,厦门创新推出的为台胞台企“一窗式”服务新举措,正向全市域发散。自3月1日起,厦门市各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也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立了“台胞台企服务专窗”。
今年4月底,福建省首家设在台商协会的台胞台企服务站——厦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台胞台企服务站揭牌运作,为台胞集中办理五年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业务。
在现场办理换发台胞证的台商李先生对此新举措点赞道,台胞证办理,由难到易,从一张纸、一本证到一张卡,“台胞证越来越小,作用却越来越大”。
在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看来,该服务站3月提出申请,4月就成立,这是厦门对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具体响应。
厦门市对涉台案件实行集中管辖,由海沧区人民法院受理。为此,该法院2012年6月创新设立涉台法庭,今年5月初又在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设立“台胞调解员工作室”,方便台胞当事人对案件就近进行调解的需求。
对此新举措,吴家莹评价道,协会是台商台胞的家,到这里来进行调解,显得“更有一份亲情”。这为厦门打造台胞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又向前迈开了一大步。
2020年4月挂牌成立的大陆首个知识产权司法协调平台——厦门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也着力建立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司法协同机制,与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建立良性互动机制,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台商台企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依托海峡两岸青年学生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带教实习、举办“台青创新创业法律讲堂”等活动。
据官方透露,自1995年厦台两地律师行业开启交流交往以来,26名台湾律师已在厦门实习执业,5家台湾律师事务所已在厦门设立代表处,厦台两地24名律师互相聘为法律顾问。目前,厦门入选福建省涉外律师库的律师占全省总数的53%,台籍律师拥有量大陆第一。
厦门市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也不忘打造涉台法治文化基地,为台胞台商营造健康、优良的法治环境。
自2019年8月启用以来,厦门市检察机关打造的“厦门台胞台企权益保护法治宣传基地”,已接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台胞台商和台湾法律界参访团等各界人士24批390多人次。这一创新举措被写入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厦门市集美区税务局联合区司法局共同打造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则为两岸青年创客提供税收普法和政策解读服务,助力两岸青年实现创业梦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基地还积极助力小微企业和两岸创客复工复产,备受称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