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解读31条措施】贯彻落实中央对台“31条” 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2018年11月22日 15:21:00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者按】2月28日,《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措施”)发布实施,涉及投资、经济合作、文化影视、教育及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等多个领域,台湾民众热切关注这些“同等待遇”,不少省市陆续出台贯彻实施“31条措施”的具体细则,让台胞台企有更多获得感。中国台湾网现推出【31条措施专家解读】系列,通过专家观点和视角,向两岸民众更加全面地解读“31条措施”。本篇文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福建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建民撰写,题为《贯彻落实中央对台“31条” 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国台办与发改委于2018年2月28日公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措施”),在海峡两岸引起广泛关注与影响。随后不少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纷纷出台本地相关政策措施,显示了大陆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对对台工作尤其是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准确理解及有效贯彻落实“31条措施”,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中央对台“31条措施”与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的关系。 

  中央出台的“31条措施”,是适用于境内各省市的对台政策措施,具有宏观性与指导性,各地方需要认真研读、贯彻、落实与执行。不过,大陆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水平差异大,在大陆各地投资、经商、学习、创业、就业与生活的台湾同胞人数、停留时间等有较大差别,允许地方政府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参考“31条措施”,依法制订本地具体对台政策措施,可适当放宽。

  目前已有不少省市或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当地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更具操作性,更有针对性。不过,有些地方省里出台了,省下面的市也出台政策,形成中央、省与市的三层政策架构,对此,要处理好地方与中央的政策关系,明确职能与责任范围,地方对台政策措施要在中央统一部署下稳健、逐步推进。

  二是要处理好涉台主管部门与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合作关系。 

  “31条措施”涉及面非常广泛,涉及部门就近30个,在实际落实政策措施过程中,不是一、两个职能部门所单独所能完成的,需要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可能还需要建立一个合作平台,就重大事项进行沟通。另外,有些政策措施还要具体化、细化与明确化,以便更好地落实。

  三是要处理好台湾同胞“同等待遇”与大陆同胞、港澳同胞的“同等待遇”关系。 

  由于历史与政治等原因,中国公民包括了不同地区的居民或同胞,主体是居住在大陆的同胞,同时还有居住在台湾地区的同胞、居住在港澳地区的同胞,还有部分居住在境外其他地区未加入其国籍的海外同胞。“31条措施”主要是给予台湾同胞投资者(台商)与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台湾同胞的鼓励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出台对台政策措施需要全盘考虑,避免造成新的不平衡。

  四是要处理好台湾同胞“同等待遇”与“同等责义务”的关系。 

  给予台湾同胞“同等待遇”已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重点与热点之一,也是海峡两岸各界最关注的议题之一。不过,在法律上,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待遇(权利)与义务(责任)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承。台湾同胞在享受相关同等待遇与权益时,也有依法缴税等责任与义务,在法律责任与义务面前不能有特殊化。

  五是要做好两岸政治对立与无法协商下台湾同胞在海峡两岸合法权益的平衡关系。 

  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发展,享受大陆给予的相关待遇,需要同时了解与遵守两岸各自的法律政策规定,避免造成权益受损或法律冲突。台湾同胞可依规定争取享受中央“31条措施”或地方政府给予的“同等待遇”,但不要触犯或违背台湾方面的法律规定(不一定是政策规定),避免给本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扰,更不要触法,避免权益受损。(王建民,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福建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

[责任编辑:全志强]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