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落实惠台措施助力台资企业发展见闻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题: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融合发展——江苏省落实惠台措施助力台资企业发展见闻
新华社记者赵博
从第一批台商到大陆投资,迄今已有30多年。伴随数量增多、投资领域扩大,台资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要求相应提高。在大陆不断出台的惠台措施推动下,台资企业发展获得哪些助益?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等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记者日前随台盟中央调研组赴江苏省,围绕优化台资企业营商环境进行专题调研。
江苏是台资企业数量和发展规模都名列前茅的省份。据初步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过2.7万个,实际到账台资超过780亿美元,总投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达6200多个。
在南京江北新区,首期投资30亿美元的台积电晶圆厂以美观大方的造型掩映在一片城市森林中。被誉为“最美、最有特色”的台积电南京厂区,从开工到量产仅用两年3个月,创下这家知名半导体制造公司的建厂纪录。
“以台积电为龙头,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加速形成,目前已有超过240个项目,其中台资项目近40个。”南京市副市长胡洪说,这与政府对照营商环境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提出“降、解、放、畅”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台商台胞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社会化、特色化建设是分不开的。
《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出台一年多来,江苏积极制定具体落实举措。从“江苏76条”到“南京75条”“苏州55条”“淮安58条”“昆山68条”……据介绍,全省已有9个设区市和昆山市出台了聚焦落实台企台胞享受同等待遇的具体措施。
数字一体化手术室、零售门店云端管理平台、物流垂直解决方案,集纳了驾驶行为管理、胎压监测、盲点侦测、防撞警告、人流分析等技术的巴士驾驶台……在昆山研华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调研组看到了一家台资企业的“智变”转型。
“西进”大陆10多年间,研华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多次扩厂。2013年底,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31条”提出,台资企业可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为研华科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去年6月,研华科技与昆山交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我们实质参与了昆山轨道交通规划,还得到政府在研发及智能化改造方面的支持。”总经理陈顺浪说,“这些政策鼓励使公司更坚定在大陆永续发展的信心,我们将加大投资建设研发机构和实验室。”
“31条”还提出,帮助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在大陆的研发中心采购大陆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由台青创办的玛冀电子有限公司成为受惠者。“最早来昆山落户是看中产业集群效应,对政策了解并不多。没想到当地政府主动找上门来,告诉我们可以申请高新企业资格,还在扩产用地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该公司行政副总程彧倞说。
据介绍,江苏省已有近700家台资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2017年以来,300多家台企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15亿元(人民币,下同),560多家台企享受小微企业减免税额超过1000万元。
为解决融资问题,昆山市与台湾电电公会合作开发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以核心台企及其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的订单和应收账款为担保,吸引两岸金融机构共同参与。
“企业把订单公布在平台上,银行机构抓取信息并估值后发放一定比例贷款。企业就可以用这笔钱支付材料成本、人员工资,解决资金周转困难。”昆山市台办副主任吴韬说,平台已累计支持昆山中小微企业825家,其中台企近三成;至2018年底,企业共获得融资约1.24亿元,节省融资利息约870万元。
在位于南京市浦口高新区的“众创码头”孵化器基地,有一面画满了纸飞机的涂鸦墙,机翼上点缀着创业团队照片和大家写下的许愿文字。
作为国台办授牌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众创码头”目前已入驻创业团队49家。基地项目负责人、南京台青会副主委何思颖说,营商环境改善同样造福了刚起步的小微企业,“相信随着同等待遇的加快落实,会有更多台湾年轻人来大陆发展、逐梦”。
这次调研是受中共中央委托,台盟中央开展的2019年民主党派大调研。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表示,江苏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拥有先行先试的经验。调研组将在进一步研究台资企业营商环境的新特点、新需求后,将调研内容整理形成详细报告,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两岸一家亲”重要理念,发挥民主党派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