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二代李德治的上海金山乡土情
新华社上海5月3日电(记者许晓青)“上海金山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自1995年我还是一名高中生时,第一次踏上大陆这片土地,一路辗转来到上海市郊的金山,已过去24年。”
今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上出现了一名台湾青年企业家,他就是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治。五四青年节前夕,他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自己跟随父亲脚步到上海金山打拼,把昔日家族投资的化工项目——塑胶手套加工厂逐步发展成惠及乡里的“花园工厂”的过程。
上世纪90年代,有台湾“手套大王”之称的李茂盛,带着转型升级的手套工厂项目落户上海市金山区。李德治回忆,或许只是机缘巧合,父亲一手创办的家族企业项目没有落户当时台商已经集聚并形成规模效应的松江、闵行等地,全家人甘耐寂寞,扎根地处上海远郊的金山,成为当地屈指可数的台资项目。
“当时,这里还是一派江南农耕景象,很多地方路灯不亮,但民风特别淳朴,家人都渐渐喜欢上这里,我也对这片创业的地方有感情。”李德治说。
李德治的父亲李茂盛在上海台商中享有很高声望,他一手创造了翔茂企业品牌,出于绿色环保理念,家族业务不局限于塑胶手套加工一个行业。由于这类化工企业能耗较高,从治理排放的角度,企业转型势在必行。在位于金山区亭林镇的工厂种树栽花,搞园艺苗木,成了翔茂的“副业”之一,“花园工厂”的规划逐步浮出水面。
作为台商二代,李德治起初只是“路过”上海,后来又求学“路过”美国、日本,再次回到台北时,他原本可以在全球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获得一份安稳、高薪的工作。不过“子承父业”的使命召唤他“赶快来大陆,来上海,来金山”。
2009年,他来到父亲身边,从手套工厂的生产车间做起,一干就是6年。2015年4月,他正式出任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手套加工业务。
李德治接手塑胶手套工厂时,恰逢大陆准备启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企业转型要跟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
李德治说,在家族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开始酝酿的几年间,又恰逢大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手套工厂转型升级项目从上海“移师”越南北部沿海城市海防市。他带着台湾来的中层干部和在上海培养的金山本地技术人才,一起到越南去,谋求“再创业”。
在李茂盛、李德治父子带领下,翔茂在上海金山的手套工厂完成了整体转型。尽管因此每个月都要出差到越南,一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一带一路”上,但李德治乐此不疲。“台商二代有这样一种渴望把握机遇的基因,我不想放过任何新的机会。只要时间许可,上海台协组织的‘一带一路’考察,我都认真参加,相信还有更多新机遇。”他说。
在越南,李德治带领翔茂企业投资超过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在上海金山,昔日塑胶手套工厂已变身“花园工厂”,除了种植有上百棵珍奇的松树苗木外,这里的草坪、绿道、花园等,均向周边乡亲开放。原先的加工生产线,也转而从事汽配汽修、医美养生等服务产业。
与父亲李茂盛有着相似的爱好,李德治也喜爱植物。“父亲早年出生在台南麻豆一个贫寒农家,对一方乡土怀有深情,如今我有机会在他身边学习、帮忙打理企业,一同见证了在上海金山营建起梅花、桃花、樱花、枫树、银杏等四季更迭的‘大花园’,真正实现了‘花园工厂’梦,这着实不易。”李德治说。
近年来,李德治不仅协助父亲在上海金山造“花园工厂”,也积极鼓励支持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创造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李德治告诉记者,他自己也是一名台青,懂得青年的需求。大家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到大陆走走看看,眼见为实,消除那些臆想和误解。希望自己可以协助更多台青到大陆创业发展、踏实筑梦。
[责任编辑:雍紫薇]